探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7-05-06 18:00
本文关键词:探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艺术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歌剧发源于十六世纪末意大利,随着西方文化的渐渐进入,歌剧也慢慢地传入了我国,音乐文化在一大批从外国留学而归的人士的推动下得大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一直都在探索着该如何把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歌剧艺术相融合起来,让中国的音乐艺术具有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野火春风斗古城》是21世纪新创作出的比较经典的优秀作品,是新时期融入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新产物,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承袭新歌剧又与时代接轨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一部崭新的歌剧。它不像以往的歌剧只是简单的直抒其意,该剧的剧作家们为了感染当代的年轻人,以时下最流行的穿越模式,把一个现代人置身当时的情境中,与剧情进行反复的交织,以便更好的使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当时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景。在继承与突破的追求中,,遵循歌剧艺术发展规律进行艺术的二度创作,对这部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影视作品进行全新再创造。在整部戏剧结构上,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雄浑庄重、慷慨激昂的音诗画卷。强大的舞美也为我们渲染了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华儿女奋起抗敌的英雄气概。本文通过笔者自身对歌剧的学习与认识,并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加以整合,把音乐与文学层面的研究果实从整体方向来探析这一歌剧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中国歌剧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野火春风斗古城》 民族歌剧 艺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2;J61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1
- 第一章 中国歌剧的发展11-17
- 一、 中国歌剧的萌芽期 (1919——1949)11-12
- 二、 中国歌剧的发展期(1949—1990)12-15
- (一) 新中国初期13-14
- (二) 改革开放时期14-15
- 三、 中国歌剧的多元化时期(1990—至今)15-17
- 第二章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艺术特征17-34
- 一、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文学特征17-20
- (一) 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背景17-18
- (二) 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戏剧性与人物刻画18-19
- (三) 王祖皆、张卓娅创作的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特点19-20
- 二、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音乐特征20-34
- (一) 音乐素材的选取与时代特征20-21
- (二) 主要唱段在全剧的贯穿表现21-30
- (三)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表演特征30-34
- 第三章 由《野火春风斗古城》看民族声乐的发展34-38
- 一、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单一化发展34-36
- (一) 中国民族声乐单一化的发展状况34
- (二) 中国民族声乐单一化的原因34-36
- 二、 由《野火春风斗古城》看民族声乐的发展36-38
- (一) 民族声乐的统一36-37
- (二) 民族声乐向多元化道路的转变37-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志莲;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新收获——王志信近年作品初探[J];人民音乐;2002年04期
2 马兰;;歌曲演唱中的人物性格表现——观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后感[J];艺海;200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探析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艺术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4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