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的确立
发布时间:2017-05-12 12:25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的确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歌剧,自1945年《白毛女》首演以来,已成为我国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中国歌剧在繁荣中国文艺舞台的同时,也在推动自身的进步,每一部成功的新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着中国歌剧自我品质确立的探索和尝试。中国歌剧不仅具有歌剧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它吸收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艺术。 本文着眼于历史宏观角度和音乐学的微观视点,结合作品所在的大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构成要素,以微观的音乐学视觉剖析歌剧发展过程中在音乐创作中是如何形成自我品质、如何进行民族化实践的。对大量中国歌剧进行梳理、分析、概括和归纳,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提炼出中国歌剧在自我品质确立道路上采用的技巧、方法。 文章主要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章、从中国歌剧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基本特征等方面对中国歌剧给予总体论述和介绍。 第二章、以历史宏观角度为基点,分时期对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历史发展概览予以总结。 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就促进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诸因素:戏曲音乐、民族民间音乐、西洋歌剧优势因素等方面的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具体论述了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途径。 第四章、通过对中国歌剧音乐创作未来发展基础以及对中国歌剧未来发展的畅想两方面的论述从而对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大胆推论,进而总结出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意义,旨在通过对音乐创作的分析,为中国歌剧的繁荣与振兴拓展思路。
【关键词】:中国歌剧 音乐创作 自我品质 民族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J6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导言8-9
- 第一章、关于中国歌剧9-13
- 一、中国歌剧的概念9-10
- 二、中国歌剧的基本特征10-11
- 三、中国歌剧音乐创作的基本特征11-13
- 第二章、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历史发展概览13-20
- 一、20 世纪20—40 年代——发展的初期阶段13-15
- 二、20 世纪50—60 年代——第一个繁荣期15-17
- 三、20 世纪60—80 年代——在低谷徘徊17-18
- 四、20 世纪80 年代至今——期待辉煌18-20
- 第三章、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途径20-44
- 一、中国歌剧音乐创作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吸收20-24
- (一)、民族民间音乐概述20-21
- (二)、中国歌剧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吸收21-24
- 二、中国歌剧音乐创作对戏曲的吸收24-35
- (一)、戏曲音乐概述24-25
- (二)、中国歌剧音乐对戏曲音乐素材的吸收25-30
- (三)、中国歌剧音乐对戏曲音乐表现手法的吸收30-35
- 三、中国歌剧音乐创作对西洋歌剧优势因素的吸收35-44
- (一)、关于西洋歌剧发展状况概述35-36
- (二)、关于西洋歌剧优势因素概述36-37
- (三)、中国歌剧音乐创作对西洋歌剧优势因素吸收的成功典范37-44
- 第四章、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未来发展方向44-50
- 一、中国歌剧音乐创作未来发展的基础44-46
- (一)、以民族化内容为依托44-45
- (二)、以戏剧化形式为框架45-46
- 二、关于中国歌剧未来发展的畅想46-50
- (一)、严肃歌剧——中国歌剧与世界接轨的主要方式46-47
- (二)、音乐剧——歌剧世界中的一朵奇葩47
- (三)、乡村歌剧——中国歌剧开拓本土市场的途径47-49
- (四)、小剧场歌剧——符合国情的演出形式49-50
- 结语 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确立的意义50-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谱例)55-71
- 后记7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滨滨;;咏叹调《风萧瑟》的演唱分析[J];大舞台;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丽娟;歌剧《原野》中“金子”咏叹调的演唱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静一;从《原野》与《夕鹤》看中日两国对西方歌剧的接受[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3 杨玉霜;论张卓娅、王祖皆民族歌剧风格的创新[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歌剧音乐创作自我品质的确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359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