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拾掇
发布时间:2017-05-29 06:01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拾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对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的进一步接触与深入了解,笔者认为演唱、研究古代经典声乐曲能够更好地加强自身修养,从雅的古曲-陶冶情操,提升审美境界。古代经典声乐曲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演唱古代经典声乐曲有利于振兴民族音乐和凝聚民族精神,值得弘扬、值得推广。应充分重视古代声乐理论和作品,通过对古代声乐理论著作的研读和古代经典声乐作品的演绎,更深刻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美学特质,同时借鉴西方优秀的声乐演唱方法,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声乐演唱路径。通过从内容形式、语言及其艺术特色的分析,形成对古代经典声乐曲的基本认知,从而为学习和演唱经典曲目提供相应的启示。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借鉴艺术美学、哲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中与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以中国古代声乐的发展为文本,选取最具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感知古代声乐演唱的审美特质,以求为现代声乐演唱及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代经典声乐曲 声音技巧 审美 继承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2;J609.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言9-13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9-10
- 第三节 概念界定10
- 第四节 论文主旨概述10-11
- 第五节 文献研究11-13
-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13-26
- 第一节 我国声乐发展史迹13-19
- 一、远古到先秦的声乐艺术13-15
- 二、汉至南北朝声乐艺术15-16
- 三、隋唐声乐艺术16-17
- 四、宋元声乐艺术17-19
- 五、明清声乐艺术19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概述19-26
- 一、对民族语言韵味的体悟19-21
- 二、关于“腔”21-23
- 三、对歌唱情感的高度重视23-26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声乐曲类别26-39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声乐歌唱体裁及艺术风格26-33
- (一) 雅乐艺术26-27
- (二) 琴歌艺术27-30
- (三) 词曲艺术30-32
- (四) 散曲艺术32-33
- 第二节 如何理解“古代经典声乐曲”33-39
- (一) 内容与形式33-35
- (二) 审美境界35-39
- 第三章 古代声乐曲经典曲目剖析39-49
- 第一节 《诗经》中关于《关雎》声乐歌曲的研究39-42
- 第二节 琴歌艺术——《阳关三叠》42-45
- 第三节 词曲艺术——《杏花天影》45-49
- 结语49-51
- 附录151-53
- 附录253-54
- 主要参考文献54-56
- 后记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东攀;;琴歌艺术鸟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吴政;;论元散曲的特色[J];河池师专学报(文科版);1992年02期
3 祝伶;;诗词曲声韵之音——论如何把握琴歌演唱的风格[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4期
4 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宋秋敏;;健笔柔情 冷香幽韵——论姜夔词的艺术技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陈君凡;;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一)——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萌芽和古歌时代[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4期
7 陈君凡;;中国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演进(二)——封建社会声乐艺术的发展与演变[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5期
8 李迎新;;论元代散曲的语言特色[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陆如鸣;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刘明澜;中国古代琴歌的艺术特征[J];音乐艺术;198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拾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40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