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厚重的文化内涵使它源源不断的繁荣发展。可以说,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不仅是一种声乐艺术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方面的课题向来是业界和学界研究的重点。 新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人们的审美取向趋向多元化、流行化、时尚化。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与传播中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现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已经步入开放性和多元化的新时期,在传播中面临着挑战与机遇的双重考验。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分别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概述,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进行界定,并分别介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概况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概况;第三章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分别论述了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失衡,民族性与教育性的失衡,专业性与大众性的失衡;第四章是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重点论述了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网络传播的快捷性,电视选秀的大众化和图书传播的实效性;第五章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的策略思考,分别论述了利用现代化媒体传播先进的民族声乐文化,正确引导大众健康的审美取向和树立正确的民族声乐传播意识。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 声乐艺术传播 传播基本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一、 绪论8-15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现状9-13
- 1.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9-11
- 2.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特点11-12
- 3.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文化传承12
- 4.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理论研究12-13
- (三) 研究意义13-14
- 1. 理论意义13
- 2. 现实意义13-14
- (四) 研究方法14-15
- 二、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概述15-22
- (一) 中国民族声乐的界定15-17
- (二)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概况17-20
- 1. 古代的民族声乐艺术17-19
- 2. 现代的民族声乐艺术19-20
- (三)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概述20-22
- 1.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传播20-21
- 2.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传播21-22
- 三、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22-28
- (一) 娱乐性与审美性的失衡22-23
- (二) 民族性与教育性的失衡23-25
- (三) 专业性与大众性的失衡25-28
- 四、 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28-37
- (一) 传播途径的多元化28-30
- 1. 网络传播28
- 2. 电视传播28-29
- 3. 广播传播29
- 4. 图书传播29-30
- (二) 网络传播的快捷性30-32
- 1. 网络传播覆盖范围广30
- 2. 网络传播实时高速30-31
- 3. 网络传播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31
- 4. 网络传播具有双向性31-32
- (三) 电视传播的大众化32-34
- 1. 民族声乐类电视选秀节目数量的增多32-34
- 2. 电视声乐选秀节目参与者的广泛化34
- (四) 图书传播的实效性34-37
- 1. 图书内容的独特性35
- 2. 图书传播的自主性35-36
- 3. 图书传播的方便性36-37
- 五、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策略思考37-42
- (一) 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传播先进的民族声乐文化37-38
- 1.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37
- 2. 综合利用现代化媒体37-38
- (二) 正确引导大众健康的审美取向38-40
- 1. 规范外部因素38-39
- 2. 规范内部因素39-40
- (三) 树立正确的民族声乐传播意识40-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5
- 后记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美”[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2期
2 彭丹雄;简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姜代康;“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整体观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于丽文;;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韵”[J];音乐生活;2008年08期
5 刘婕萍;;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音乐生活;2010年02期
6 崔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J];才智;2010年32期
7 刘暄;;文化视野下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特征[J];音乐探索;2010年04期
8 周少容;;分析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4期
9 赵金霞;;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舒模;;继承与发扬民族声乐艺术传统[J];人民音乐;195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瑾;;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郑娜;;我的角度谈中国民族声乐艺术[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畅萍;将“传承”与“借鉴”有机融合[N];运城日报;2011年
2 孙军;桂郁兰馨[N];光明日报;2005年
3 王丽芬;探究民歌“金氏唱法”的一把钥匙[N];光明日报;2008年
4 梁风雁;刘辉美国讲中国音乐[N];音乐周报;2007年
5 记者 刁艳;名家讲座掀沈音70校庆高潮[N];音乐周报;2008年
6 记者 张洁邋通讯员 陈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湖北日报;2007年
7 高音;唱法如何划分?[N];音乐周报;2000年
8 ;从“声、情、字、味、表、养、像”解析贵州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N];音乐生活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孟影;论民族声乐艺术之“声、情、美、韵”[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齐祥涛;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内涵及嬗变[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4 何天生;张智斌民族声乐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冯亚;论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性[D];河南大学;2001年
6 刘雪梅;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声、韵”[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暄;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主要美学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邓秋婷;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声、韵、情”[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9 赵洪艳;对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廖卉;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之“情、字、声、韵”[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当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传播的基本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40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