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雷艺术歌曲和声技法初探
本文关键词:福雷艺术歌曲和声技法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福雷(Gabriel Fauré1845-1924)是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法国音乐中跨越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桥梁。福雷非传统的教育背景和他独特的审美观,使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作曲家不同,始终保持着自己平静的创作之路,他的作品具有他个人独特的音乐语言风格,在继承和拓宽传统功能性和声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挖掘新的和声音响,凸现和声的色彩性。这样的和声思维并不是在一部作品中建立的,而是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逐步探索完善的。本文通过对他艺术歌曲和声技法的研究,对他独特的和声语言和技法作简要概括。 本文共分为四章,分别从“调式材料”、“和弦材料”、“和声进行”、以及“转调与调性布局”等四个方面来对福雷艺术歌曲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的梳理和脉络把握。通过这些方面的和声技法研究,探索福雷艺术歌曲创作中和声技法的继承和创新,研究他作为世纪之交的艺术歌曲大师,如何通过调式运用的拓宽,不同调式的相互融合,以及对传统和声材料的发展和改造等,为其音乐带来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
【关键词】:福雷 艺术歌曲 自然调式 调式材料 和弦材料 和声进行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14.1
【目录】:
- 摘要3-6
- 导论6-10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6
- 第二节 福雷和法国艺术歌曲6-10
- 一、法国艺术歌曲概述6-7
- 二、福雷的生平7-9
- 三、福雷的艺术歌曲9-10
- 第一章 调式材料运用的特征10-20
- 第一节 自然调式的运用特征10-14
- 第二节 全音阶的运用14-20
- 第二章 和弦材料的运用特征20-42
- 第一节 传统和弦材料运用特征20-31
- 一、附加音和弦或替代音和弦的功能异化20-21
- 二、复合和弦21-23
- 三、高叠和弦23-24
- 四、主和弦的不协和性24-26
- 五、变和弦特殊运用26-31
- 第二节 和弦材料的拓展运用31-42
- 一、增三和弦31-33
- 二、大大七和弦33-36
- 三、半减七和弦36-38
- 四、四度叠置和弦结构的尝试38-42
- 第三章 和声进行的艺术特征42-94
- 第一节 调性呈示方式的艺术特征42-48
- 一、变格进行42-44
- 二、对正格进行的改造44-46
- 三、调式和声的应用46-47
- 四、多声部线条化的调性呈示方式47-48
- 第二节 传统和声语汇进一步发展48-65
- 一、对经过性、辅助性的和声语汇的进一步发展48-49
- 二、终止四六和弦的特殊运用49-53
- 三、意外进行的进一步发展53-56
- 四、属七和弦解决的特殊运用56-61
- 五、和弦外音艺术处理61-65
- 第三节 七和弦的连续进行65-72
- 一、大小七和弦连续进行65-67
- 二、大大七和弦的连续进行67-69
- 三、不同结构七和弦的连续进行69-70
- 四、三全音关系的七和弦连续进行70-72
- 第四节 平行进行72-76
- 第五节 歌词意境与和声进行的完美结合76-79
- 第六节 终止式的艺术处理79-86
- 一、段落终止式的艺术处理79-81
- 二、全曲终止式的艺术处理81-86
- 第七节 调式交替和弦运用特征86-94
- 一、同主音调式交替和弦86-88
- 二、平行大小调式交替和弦88-90
- 三、同中音调式的交替90-91
- 四、调式交替的复杂化运用91-94
- 第四章 转调与调性布局的特征94-116
- 第一节 转调手法的拓展94-106
- 一、中介和弦的选择范围扩大化94-101
- 二、等和弦转调类型的拓展101-105
- 三、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对置105-106
- 第二节 调性过渡的艺术处理方式106-111
- 一、持续音的作用107-108
- 二、复合和弦的作用108
- 三、调式交替和弦的作用108-110
- 四、持续音与交替和弦的双重作用110-111
- 第三节 调性布局特点111-116
- 一、单曲中的调性布局特点111-113
- 二、套曲中的调性布局特点113-116
- 结论116-118
- 附录一118-119
- 附录二119-124
- 参考文献124-126
- 后记1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缪佳;;如何把握歌剧与艺术歌曲[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2 何纯良;;浅谈中国“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J];音乐天地;2011年06期
3 彭晓鲲;;试论钢琴在艺术歌曲伴奏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1年07期
4 牛姜;;浅谈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5 李莉;;谈艺术歌曲的旋律特征[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4期
6 居其宏;;论陈田鹤20世纪30—4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J];音乐研究;2011年05期
7 蔡诤诤;;谈艺术歌曲特征及其表现技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8 贺春保;;莎士比亚诗歌歌曲歌唱探究[J];大舞台;2011年06期
9 沈玉华;;几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分析[J];黄河之声;2011年12期
10 石莹;;关于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J];大舞台;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晓宝;王冬;;浅谈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邱笑宸;;从《三国演义》片尾主题歌看通俗歌曲的语言运用[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李吉提;;受益于技术理论课间的横向沟通[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赵汉宁;;叙事曲的起源与变迁[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王进;;“T——X——D——T”模式与重构之考[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中国音乐学院和声复调成果一览表[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叶红;;浅谈歌唱与声乐教学中的心理素质培养——从我战胜“痉挛性发声障碍”说开[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连敏;;诗人的春天——“法国诗歌现状学术座谈会”综述[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10 王义祥;马云昌;罗荣桂;;多目标决策方法在区域规划系统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希;普及艺术歌曲[N];安徽日报;2000年
2 紫茵;《我爱这土地》 陆在易艺术歌曲选出版[N];音乐周报;2003年
3 李美;艺术歌曲为优美旋律作注[N];中国商报;2010年
4 萧冷;艺术歌曲漫谈[N];音乐周报;2004年
5 卢磊;多哥总统福雷在甬访问[N];宁波日报;2010年
6 吴铭;艺术歌曲呼唤新“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张容;阳春白雪撒向人间[N];光明日报;2004年
8 记者 王涛;杨洁篪会见多哥总统福雷[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琼;艺术歌曲比赛试出真金[N];人民日报;2000年
10 于平;让“艺术歌曲”走向“群众歌咏”[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存凌;勋伯格《空中花园篇》(op.15)诗乐关系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2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
3 任秀蕾;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娟;内蒙古本土艺术歌曲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张雪;黄自与舒伯特艺术歌曲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娜;福雷声乐套曲《美好的歌》及其演唱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雪梅;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5 刘霄;福雷艺术歌曲[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单良;从舒曼声乐套曲《艾辛多夫歌曲集》探究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会旭;舒伯特、黄自艺术歌曲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常晶;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9 陈喜红;黄自艺术歌曲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10 徐晶;罗忠昒艺术歌曲的和声应用[D];河南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福雷艺术歌曲和声技法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41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