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声乐演唱中的“平衡”
发布时间:2017-06-08 09:01
本文关键词:论声乐演唱中的“平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声乐演唱技巧的日渐成熟,声乐演唱艺术与哲学、心理学的结合研究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产物。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语言等要素是声乐演唱的共性,是演唱者生理方面的基本要素。在演唱中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演唱者的意志、记忆、听觉等要素是声乐演唱的个性,是演唱者心理方面的要素。全面理解声乐演唱是共性方面的平衡与个性方面的平衡,是生理与心理的相互协调、配合,从而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实现整体歌唱,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明确了在平衡中或者动态平衡中发展是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并提出平衡是声乐演唱中必须树立的总体观念。在声乐演唱中,实现平衡的目的是最终达到整体歌唱,只有共性与个性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达到完美的整体歌唱的状态,自如的演唱。 本文通过查阅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歌唱学、声乐心理学、音乐心理学以及声乐教育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并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实践,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证声乐演唱中存在的“平衡”理念。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哲学原理引出声乐演唱是一种动态平衡,第二、三部分分别从声乐演唱的共性和个性方面来揭示平衡所贯穿的各个阶段,第四部分是对前面的总结,得出平衡的目的——整体歌唱,并分析整体歌唱中的平衡,是对第二、第三部分的一个深层次的概括和总结,使声乐演唱者建立一个整体歌唱的正确的声音概念。声乐演唱是一个平衡、协调、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声乐演唱中要坚持“平衡”的理念,声乐演唱过程中从“乐器”的制造和调整,到“乐器”的使用,都是要演唱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配合身体的机能来进行调整,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全身心地将演唱者的心理因素和身体状态协调平衡好,抓住整体的协调,才能有美好发声状态的平衡,最终达到整体的平衡。总之,整体歌唱是指与歌唱有关的各个器官和心理状态都处在协调、平衡、自然灵活的完美歌唱的状态,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系统内外各要素的矛盾,有意识的把握好人体发声器官各部分的协调、平衡,使其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能使声乐演唱者建立一个整体歌唱的正确的声音概念,进入歌唱艺术和技术的最高境界,从而最终感悟歌唱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声乐 演唱 平衡 心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1、声乐演唱中动态平衡的理论依据13-19
- 1.1 声乐演唱艺术的本质和特点13-14
- 1.2 声乐演唱中的共性与个性14-15
- 1.3 动态平衡的理论依据15-17
- 1.4 声乐演唱实现动态平衡的意义17-19
- 2、声乐演唱中共性方面的平衡19-38
- 2.1 声乐演唱共性中呼吸的平衡19-22
- 2.1.1 良好的站姿是正确歌唱呼吸的基础19-20
- 2.1.2 歌唱中呼吸运动的平衡20-21
- 2.1.3 呼吸的平衡调节21-22
- 2.2 声乐演唱共性中发声的平衡22-27
- 2.2.1 音与音之间的平衡22-24
- 2.2.2 声音位置的平衡24-25
- 2.2.3 歌唱中真假声的平衡25-27
- 2.3 声乐演唱共性中共鸣腔体的平衡27-32
- 2.3.1 共鸣器官及其分类27-29
- 2.3.2 共鸣腔体的平衡调节29-30
- 2.3.3 头腔共鸣寻求中的平衡30-32
- 2.4 声乐演唱共性中语言的平衡32-38
- 2.4.1 字正腔圆——歌唱语言艺术完美的要求32-34
- 2.4.2 咬字与吐词过程中的平衡34-36
- 2.4.3 词、曲、唱三位一体的平衡36-38
- 3、声乐演唱中个性方面的平衡38-55
- 3.1 作品风格与歌曲二度创作的平衡38-41
- 3.1.1 二度创作及其与一度创作的关系38-39
- 3.1.2 作品风格与演唱者个体特征的平衡39-40
- 3.1.3 二度创作与一度创作的平衡40-41
- 3.2 歌唱意志与演唱状态的平衡41-45
- 3.2.1 声乐演唱中的意志41-42
- 3.2.2 意志的主观能动性对心理因素的协调平衡42-44
- 3.2.3 意志对声乐演唱能力的协调平衡44-45
- 3.3 声乐演唱中听觉与声音的平衡45-49
- 3.3.1 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平衡45-46
- 3.3.2 声音靠“前”与靠“后”的平衡46-48
- 3.3.3 声音“亮”与“暗”的平衡48-49
- 3.4 声乐演唱中记忆训练的平衡49-55
- 3.4.1 歌唱训练与记忆49-51
- 3.4.2 机械识记与理解识记的平衡51-52
- 3.4.3 记忆表象与联想的平衡52-55
- 4、声乐演唱中实现平衡的目的——整体歌唱55-72
- 4.1 整体歌唱的内涵55-57
- 4.2 树立整体歌唱的正确声音状态57-62
- 4.2.1 正确的声音概念57-59
- 4.2.2 脑、心、身整体的协同运动59-62
- 4.3 整体歌唱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62-67
- 4.3.1 歌唱技巧对情感表达的作用63-65
- 4.3.2 声乐艺术是歌唱技巧与情感的平衡65-67
- 4.4 整体歌唱中生理与心理的平衡67-72
- 4.4.1 歌唱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67-69
- 4.4.2 歌唱生理与心理相互协作,生理状态统一于心理调控69-72
- 结语72-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兴;关于应用哲学平衡论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丹;;论歌唱生理与歌唱心理的协调统一[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肖生;声乐教学上的“天平”[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4 余惠承;“善歌者,必先调其气”[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李庚;歌唱发声中力量的平衡[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唐忠新;;歌唱发声中的动态平衡[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周建良;浅议声乐教学中辩证法的运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黄晓涛;;把握度的平衡,实现整体歌唱[J];龙岩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彭晓玲;;歌唱中的平衡[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10 温恒泰;论歌唱发声的放松[J];人民音乐;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论声乐演唱中的“平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1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431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