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练习曲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11:22
本文关键词:二胡练习曲创作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就二胡练习曲创作在现代音乐语境中的发生、发展及其所具有的特点与规律,展开音乐学与文化学的思考。研究将立足于史论与技术角度,从发展历程、作品类别、教材建设等方面考察二胡练习曲的发展。意欲对二胡练习曲的由来以及近百年的成长历程作一简单梳理,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及优缺点,并提出建议。 笔者通过研究,对练习曲的发展和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的追溯,研究器乐演奏技法的历史沿革,洞悉二胡练习曲从萌芽、初创、发展到成熟的嬗变过程,利于借助技术考证艺术、通过艺术观察技术,找出其发展规律及特点。这将有助于我们考证技术与乐器这种技能与工具的关系,启示我们如何利用这一音乐形式来为二胡艺术服务,有助于认识二胡这种“草根乐器”在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学意义。
【关键词】:二胡练习曲创作 发展历程 功能与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32.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引言7-10
- 一、研究缘由7-8
- 二、研究目的与现状8-10
- 第一章 二胡练习曲:特殊的音乐体裁10-15
- 第一节 练习曲定义10-11
- 第二节 练习曲之源11-12
- 第三节 练习曲在中国12-13
- 第四节 二胡练习曲功能及左右手职责13-15
- 第二章 伏涌延绵——近百年的发展历程15-35
- 第一节 “科学与民主”时代的初创期15-22
- 一、周少梅的初探15-17
- 二、刘天华的四十七首作品17-21
- 三、其他学者的探索21-22
- 四、总结22
- 第二节 “和平时代”的繁荣期22-29
- 一、由演奏家、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创作群23-28
- 二、特点小结28-29
- 第三节“走进新时代”的多元化成熟期29-35
- 一、新时代的期待29-30
- 二、“新新人类”的创新30-33
- 三、丰硕的果实33-35
- 第三章 学理思考:文化学视野的认识35-42
- 第一节 理性的阐发35-37
- 第二节 民族音乐学的思考37-39
- 第三节 由衷的建议39-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5
- 后记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蕊;周上;;二胡练习曲的创作思路探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金,
本文编号:588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58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