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唱练耳教学中调性进阶的新方法
本文关键词:论视唱练耳教学中调性进阶的新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视唱练耳 教学 调性 进阶 听觉 同主音 联系调
【摘要】:现行视唱练耳教学以调的五度循环理论为依据,按照调号的递增为顺序进行调性进阶,客观上造成"调号愈多,调性越难"的普遍认知。本文认为,调性之间本无难易之分。从视唱练耳学科角度,只有把握各调性深层次的内在联系,用科学的调性训练方法,才能更有序、高效地从听觉上掌握各调性。
【作者单位】: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 视唱练耳 教学 调性 进阶 听觉 同主音 联系调
【分类号】:J613.1
【正文快照】: 一、调性的“难易”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们学校的招生视唱练耳考试考几升几降?你们学校某某专业修毕视唱练耳考试要求考到几升几降?为什么学习C大调时可以掌握得很好,可是一到G大调会觉得非常困难,再学一个新的调又觉得更困难?对于这样的问题,提问者似乎已经把调号的多少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晓枫;调、调性及转调概念论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良柱;;全音阶的材料——兼论全音阶在调性音乐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1年02期
2 吴国彬;;谈视唱练耳中的音准训练[J];大舞台;2010年11期
3 赵洪斌;;试论现代派音乐对美的诠释[J];大众文艺;2010年12期
4 容欣;;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教学[J];大众文艺;2010年17期
5 刘莉;;多元文化语境下《基本乐理》教材建构中的五种理念[J];歌海;2010年03期
6 苏向;;牛歌戏音乐特点之研究[J];歌海;2010年04期
7 周波;;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十二音序列对称等分模式的运用[J];歌海;2010年04期
8 魏扬;;论旋律的“音程向位”分析法及不同风格音乐作品中旋律“音程向位”的规律[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2期
9 黄千;;论电脑音乐对传统音乐创作方式的影响和变革[J];黄河之声;2010年07期
10 童忠良;中西乐学的对称结构——音乐形态研究方法的若干体会[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静;汉斯·威尔纳·亨策弦乐四重奏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2 李涛;陈怡交响乐作品中的“多重结构”解读[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 王晶;肖斯塔科维奇晚期弦乐四重奏音乐语言与结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4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5 魏扬;三首管弦乐作品中的旋律“音程向位”与和声“音程位”探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6 王萃;武满彻和声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7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8 李姝;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响曲作曲技术分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璐;现代音乐视唱教学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2 林萃;拉威尔钢琴作品中的“异国情调”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越湘;管弦乐作品《涟漪》数图结合的创作构思解析[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闵小敏;浅析奥地利当代作曲家赫尔穆特·弗罗绍尔之钢琴作品《托卡塔》[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甜;常态与裂变:巴托克音乐创造的双重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蔡悦;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特殊节奏形态训练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刘绮;基于节奏的高师基本乐科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雅新;人之将逝 其鸣也哀[D];星海音乐学院;2009年
9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邵良柱;全音阶在调性、泛调性、无调性音乐中的运用[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雄;音乐师范的《乐理》和《视唱练耳》教学思考[J];艺术探索;1998年S1期
2 雷光耀;;视唱练耳的美学视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3期
3 刘荣弟;谈视唱练耳乐理考级[J];音乐天地;1998年03期
4 洪月华;关于视唱练耳的课堂教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5 张虹;视唱练耳及其教学法[J];教学与管理;2005年09期
6 王真理;;浅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J];河南农业;2008年10期
7 黄莺;视唱练耳的早期训练[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8 舒泽池;视唱练耳练习[J];小演奏家;2002年01期
9 薛丽红;;浅析高师视唱练耳教学[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熊克炎;有关视唱练耳考试中的一些问题——答考生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德;;在乐趣中成长——谈谈“和声与曲式分析课”的教学探索[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喻晓智;;对立统一规律引入声乐教学的尝试和探索[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裴丽;;浅论高师视唱练耳课的学科综合性[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张杰;;略论听觉原理与练耳训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张继农;;利用现有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尝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方彩萍;;《视唱练耳》课程内容与形式研究[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邵蓉;;视唱练耳课教学探讨[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刘立波;;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渗透性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陈雅先;;视唱练耳水平与相关音乐活动中自我效能感成因辨析[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孙强;;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雯迪;谈视唱练耳初级教学[N];吉林日报;2011年
2 赵方幸;视唱练耳考评有感[N];音乐周报;2000年
3 刘晓航;高师视唱练耳教学心得[N];音乐周报;2008年
4 冯兰芳;首师大视唱练耳音乐会打破常规[N];音乐周报;2006年
5 伊雯 柏杨;视唱练耳普及在深圳提速[N];音乐周报;2006年
6 周洲;西安院视唱练耳音乐会获好评[N];音乐周报;2007年
7 尹熙洙;民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N];音乐周报;2006年
8 上下;西安院首推单声部视唱比赛[N];音乐周报;2008年
9 本刊记者 李小莹;“国际音乐大师班”将落户青岛[N];中国艺术报;2006年
10 田玉斌;最伟大的教师是你自己(二)[N];音乐周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m(;新疆高师视唱练耳在“双重乐感”理论下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瑾;视唱练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廖郑真;中英音乐考级视唱练耳的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4 张雯;国内音乐院校本科视唱练耳专业方向教学现状分析与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0年
5 宋成贵;师专学前专业视唱练耳有效教学改革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鑫;论高师视唱练耳的学科综合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永兰;湖南省高师视唱练耳多声部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一丁;浅析高师视唱练耳学科发展中的音乐审美心理[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畅;民乐系学生视唱练耳需求调查[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林远;视唱练耳专业生数字化教学能力(软件应用)初探[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605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60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