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音乐精魂,再现陕北黄土情——析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
本文关键词:弘扬民族音乐精魂,再现陕北黄土情——析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
更多相关文章: 陕北方言 秧歌剧 婆姨 榆林地区 作曲家 绥德 陕北民歌 民间艺术 信天游 再现
【摘要】:正2009年7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榆林市民间艺术团联合打造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编剧为当代著名作家白阿莹,导演为陈薪伊,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任音乐总监,著名作曲家崔炳元、韩兰魁、李兴池任编曲,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王宏伟、雷佳、武警文工团吕宏伟任主演,它向人们展现了陕北黄土地上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 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 陕北方言 秧歌剧 婆姨 榆林地区 作曲家 绥德 陕北民歌 民间艺术 信天游 再现
【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批准编号:GH11048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2009年7月,由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榆林市民间艺术团联合打造的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该剧编剧为当代著名作家白阿莹,导演为陈薪伊,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任音乐总监,著名作曲家崔炳元、韩兰魁、李兴池任编曲,总政歌舞团著名歌唱家王宏伟、雷佳、武警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红霞;;简谈中国民歌的历史嬗变与现代创编[J];齐鲁艺苑;2005年04期
2 李闽;;“原生态”的逆变——从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唱法分类谈起[J];人民音乐;2006年12期
3 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关新;民族音乐与现代技法的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畅;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传承[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辽艳;;试谈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2 陈华强;王楠斐;;关于沁源秧歌保护的初步调查[J];音乐研究;2011年05期
3 狄马;;民歌的魅力之源[J];延安文学;2011年03期
4 白晓炜;;民歌与方言初探——榆林方言与民歌音乐旋律[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肖学俊;;汗都春平调的传入及发展——锡伯族汗都春的历史与现状系列论文之二[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常琅;王文峰;许学深;;陕北民歌重叠象似的认知理据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书杰;;即将消逝的历史文化名片——赵县西朱家庄秧歌[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志;隆尧秧歌的伴奏沿袭及发展[N];音乐周报;2007年
2 张继仲;怀念当年大秧歌[N];山西日报;2005年
3 本报通讯员 陈宝强 李卫强 本报记者 刘成群;定州秧歌:千古绝唱濒临失传[N];河北日报;2006年
4 孙彦君;秧歌与中国民族新歌剧[N];保定日报;2006年
5 丁雅贤;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创建50周年回眸(一)[N];音乐周报;2006年
6 严正;红火的延安新秧歌[N];中国老年报;2002年
7 ;《米脂婆姨绥德汉》:陕北民间歌舞的强势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胥露;城市秧歌[N];华夏时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孟绮;军旅音乐——中国乐坛常青树[N];音乐周报;2007年
10 于平;礼赞:向着太阳的舞蹈[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蔚;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云;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的音乐分析及青青角色唱段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2 余文博;“新音乐运动”之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3 万和荣;论歌剧《白毛女》的创生及其民族化风格的追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学志;隆尧秧歌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琦;祁太秧歌唱腔发展的多视角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谢丽;抗战时期延安解放区新秧歌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丽波;论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吕海霞;“文革”前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蓉蓉;中国民族声乐的现代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林雯;论施光南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声乐创作的特色及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推动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1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4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