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浅析白茆山歌演唱艺术

发布时间:2017-08-26 12:13

  本文关键词:浅析白茆山歌演唱艺术


  更多相关文章: 白茆山歌 演唱艺术 民间歌手 原生态


【摘要】:白茆山歌在自然的环境生态下度过了数千年,形成了其纯朴、古拙,嘹亮、动听的音乐风格。在歌唱中以真声为主,有些用入高腔唱法。传承方式是口头传授,传唱主要记下几个曲调,曲谱在几个主要曲调上加以变化。歌手演唱中的调,是演唱者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和处理来选择。每个演唱者根据个人阅历的不同,唱法不同,处理不同,甚至风格也不同,凸显出较强的流变性(即兴性和随意性)。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数码学院;
【关键词】白茆山歌 演唱艺术 民间歌手 原生态
【分类号】:J616
【正文快照】: 我们全体师生赴常熟社会实践时,特邀“白茆山歌馆”的著名歌手及白茆山歌传人沈建华、王淑英、吕杏英等作现场演唱和学术交流,全体师生为热情、悠扬的白茆山歌歌声所吸引,为白茆山歌所蕴藏的艺术魅力而感叹,为当地政府与文化界对白茆山歌的重视所折服。白茆山歌历史悠久,流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雯鹤;章艳丽;;试论长阳土家民歌的意象和程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琳;;荆楚民歌中的水味歌谣[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徐恩平;;义乌礼俗活动与礼俗音乐的考察与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4 李媛;;浅谈六朝音乐文化交流的影响及意义[J];黄河之声;2007年11期

5 张兰芳;;幽幽古琴韵 铮铮弦上音——古琴艺术之历史发展探微[J];黄河之声;2007年19期

6 张成伟;;浅析原生态音乐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J];黄河之声;2010年11期

7 吕朋朋;张会改;;京剧与歌舞伎——浅谈中日瑰宝艺术[J];黄河之声;2011年10期

8 李海萌;;对四种相关曲种分类的文献综述分析及研究构想[J];黄河之声;2011年13期

9 王燕平;;简述朔州秧歌的发展[J];黄河之声;2011年16期

10 徐治;;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歌的传承传播[J];黄河之声;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远;新民谣的情教功能[D];上海大学;2012年

3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新建;民歌与国学[D];四川大学;2002年

5 齐柏平;鄂西土家族丧葬仪式音乐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3年

6 王小龙;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7 单林;稻作文化之谷[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8 王姿妮;浙地琴乐背景与“西湖琴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雷大川;“乐”:政治意义的宣化——先秦政治传播观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建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林正梅;20世纪50--80年代中韩钢琴作品创作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小燕;论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对现代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和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曦;论由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创作与教学[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英霞;小说《金瓶梅》的音乐史料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言华;汶河大鼓兴衰论(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施冰青;福州十番音乐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诗莹;石屏海菜腔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论维吾尔族达斯坦奇的学习与演唱[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1期

2 王雷;;浅谈声乐中的钢琴伴奏与演唱艺术[J];华章;2011年18期

3 李鸣镝;;论歌剧演唱艺术的美学特征[J];四川戏剧;2006年04期

4 郭克俭;;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南梆子演唱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J];音乐研究;2007年03期

5 王世慧;;民族声乐演唱要意[J];齐鲁艺苑;2010年06期

6 艾明;泥土芳芬 山茶烂漫──袁留安花灯演唱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2期

7 李琴;;海州五大宫调演唱艺术的自然性特点[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纪俊娟;;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J];韶关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刘连群;;杨派艺术的精深与普及 杨宝森百年祭[J];中国戏剧;2009年06期

10 李仁莉;;魏云在豫剧《朝阳沟》中“下山”唱段分析[J];大众文艺;2010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秀荣;;简谈民歌演唱艺术的美学特征[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2 许佳明;;一方水土一方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董振国;;在声乐教学中怎样认识歌唱综合规律的掌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4 马明捷;;袁派、裘派与麒派[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孝充;;中国戏曲艺术家的杰出代表——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岩;;文化的忧郁——以南溪村寨丧葬礼仪的变迁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艾山·艾沙;;关于著名的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演唱艺术与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演唱艺术历史来源[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8 陶善耕;张玉润;;南阳曲艺现象的回眸[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史yN琳;;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探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10 王志芬;;云南省建水县民族民间歌曲的人类学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超;我唱山歌给党听[N];西藏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严长元 徐涟;无言求索 我心如歌[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郭建民;歌剧演唱艺术的几个理论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周正良邋陈泳超;陆瑞英:吴歌现代传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5 雨天;张晓农甘肃天水讲演唱[N];音乐周报;2007年

6 杨军;“不唱山歌不好玩”[N];云南日报;2001年

7 常闻;走向世界的常熟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王刚;如何让“绝艺”世代相传[N];今日信息报;2007年

9 陈凤军;抢救沈阳“疙瘩腔”刻不容缓[N];沈阳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徐涟;真有资源 真有办法[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克俭;豫剧演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闫国芳;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包玉荣;蒙古叙事民歌的悲剧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周亮;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高贺杰;因“韵”而“声”[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7 吴德群;壮族山歌与人的社会化[D];南京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倩;河北平山民间歌手阎三妮演唱艺术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程志奎;戴玉强演唱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邱金凤;卡娜娃演唱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唐绚丽;长阳民间歌手王爱民、王爱华演唱艺术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5 哈申格日乐;科尔沁歌王——民间歌手查干巴拉的演唱风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晶;京剧梅派演唱艺术之实践的感悟与体会[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7 祝真伟;常香玉真假声混合演唱艺术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秦峰;探究范竞马的演唱艺术[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9 梅馨;马金凤演唱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雷惠玲;湘西苗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1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741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d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