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发布时间:2017-09-21 18:10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摘要】: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中的"调高"与"调头"既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调高"与"调头"均通过十二律来体现,且数目都是"十二",即十二种"调高"和十二个"调头",决定"音主"高度的"律高"代表"调高",决定"主音"高度的"律高"体现"调头",当乐曲为宫调式的情况下,代表"调高"的律高和体现"调头"的律高合二为一。中国传统宫调理论中的"之调"与"为调"两种称谓法,实际上就是"调高"称谓法和"调头"称谓法,二者属于一个系统的两个层次。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调高 调头 音主 主音 律 声 之调 为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黄翔鹏“宫调学”理论体系研究》(课题批准文号:12YJA7600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中国的传统乐学理论把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称为“宫调”。全面、完整的宫调理论包括传统宫调理论的律学基础、宫调范畴的乐学基本概念以及律、声命名系统的宫调关系等几方面内容。[2]而“调高”与“调头”则是宫调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及核心内容之一。中国传统宫调理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蒲亨建;“同均三宫”再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崔宪;正声与变声——我国传统七声的理论基础[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福;;“借字”与“调头”[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秦德祥;;中国传统音乐的“调性色彩变换手法”——“旋宫”、“犯调”及“变音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刘永福;“旋宫转调”辨析[J];中国音乐学;2002年02期
4 刘永福;;论“调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施咏,刘绵绵;谈"旋宫又转调"与"转调又旋宫"——兼与刘永福先生商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1期
6 刘永福;也"谈'旋宫又转调'与'转调又旋宫'"[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3期
7 洛地;“商角同用”[J];中国音乐;2004年03期
8 郑荣达;;音乐田野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苏沙宁;骨胡易弦现象探究[J];民族艺术;1994年01期
10 谈龙建;;对《弦索备考》的重新认知与有关阐释[J];中国音乐;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娅玲;豫南民歌的风格与演唱初探[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96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89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