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升华之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3 14:20

  本文关键词:《升华之夜》中的和声技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调性 和弦 和声 调性游移 调性模糊


【摘要】: 《升华之夜》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早期的作品,这部作品根据德国诗人夏德·德尔默的同名诗歌的内容而创作。本文以勋伯格的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为文本,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绪以及相关的作曲级数对其调性布局、和声技法与和声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以期更好的了解这位作曲家在这一时期的创作特征,同时也期望能借此更加全面的了解作曲家在创作中期和晚期对作曲理论和方法上作出的大量探索。
【关键词】:调性 和弦 和声 调性游移 调性模糊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前言6-7
  • 第一章 调性布局与主题结构7-11
  • 第一节 第一个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与主题7-9
  • 1. 呈示部的调性布局与主题7-8
  • 2. 展开部、再现部的调性布局与主题8-9
  • 第二节 第二个奏鸣曲式的调性布局与主题9-11
  • 1. 呈示部的调性布局与主题结构9-10
  • 2. 展开部、再现部的调性布局与主题10-11
  • 第二章 和弦材料11-18
  • 第一节 和弦结构11-15
  • 1. 半减七和弦11-13
  • 2. 减七和弦13
  • 3. 增三和弦13-14
  • 4. 增三大七和弦14-15
  • 5. 复合和弦15
  • 6. 附加六度和弦15
  • 第二节 和弦性质15-18
  • 1. 远关系调和弦16
  • 2. 变和弦16-18
  • 第三章 和声进行18-29
  • 第一节 功能性和声进行18-22
  • 1. 结构内的功能性和声进行18-20
  • 2. 功能性和声进行的结构作用20-22
  • 第二节 造成调性游移或模糊的手法22-25
  • 1. 各种和弦的色彩性根音关系对置22-24
  • 2. 远关系和弦的紧接24-25
  • 3. 离调中的意外进行25
  • 第三节 其它和声手法25-29
  • 1. 平行音程的运用25-26
  • 2. 持续音的使用26-27
  • 3. 不协和音的处理27-29
  • 结语29-30
  • 致谢30-31
  • 参考文献31-32
  • 作者简介3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勋伯格;郑英烈;;我的演进[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2 刁刻;;勋伯格、威伯恩、贝尔格作品总目录[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班丽霞;;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形式与视觉艺术的并行互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年03期

4 王丽君;;《升华之夜》形式结构中的双重思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905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05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f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