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技术论文 >

审美联觉在声乐作品中的效用——以普朗克的《爱情之路》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05 02:33

  本文关键词:审美联觉在声乐作品中的效用——以普朗克的《爱情之路》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联觉 声乐作品 效应 普朗克 《爱情之路》


【摘要】:日常生活经常听到一些比喻,甜美歌声、柔软声音、五彩缤纷的音色等,大多数人虽不能感受歌声的味道、软硬以及音色的色彩,但人们可以领会语言表达的意思。审美联觉主要指审美的感觉活动里出现的一种感觉,同时兼有另外一种甚至多种感觉,这种现状的基本心理就是联觉。可将一种审美感觉换成多种审美感觉,对于联觉音乐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科学解释和阐述,并且生动地予以表现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本文以普朗克的《爱情之路》为例,从音强、音长、音高的角度来出发,形象分析和情态兴奋间联觉效应的巧妙运用。
【作者单位】: 平顶山学院;
【关键词】审美联觉 声乐作品 效应 普朗克 《爱情之路》
【分类号】:J605
【正文快照】: 英国著名的理论家梅尔斯评价:普朗克的音乐不单显示了其在智商方面训练的水平,更是内心情感抒发的手段。与此同时,那些具有较为欢快特点的音乐,如果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那些旋律,又会让人时不时产生一种自然适意的独特感觉。如果从音乐的长音角度来看,可以进一步让人的心情安静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雪慧;普朗克钢琴作品中的新古典主义探微[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杨成刚;;论普朗克钢琴组曲《纳泽尔的夜晚》[J];美与时代;2007年08期

3 杨燕迪;;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梁晓奋;;在矛盾中前行 记法国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J];音乐爱好者;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华;;关于阻碍进行的理论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程伶;;西方基督教信仰、仪式和音乐历史的沿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3 胡小东;;宗教和世俗的对话——浅谈欧洲中世纪的音乐发展[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4 陈艳;;普朗克《即兴曲1-5首》的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0年05期

5 姚曼;;由《四首钢琴小品》OP.119看勃拉姆斯钢琴创作风格[J];北方音乐;2010年08期

6 陈艳秋;;浅析基础乐理课程对音乐鉴赏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1年06期

7 王相茹;;肖邦《c小调夜曲》(Op.48 No.1)的文化性解读[J];北方音乐;2012年01期

8 张帆;;浅析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风格差异[J];才智;2010年04期

9 王放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体裁的美学特征[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10 李丛慧;余成宽;;浅谈德国歌唱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惠芳;;时空的“对话”——由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观思考当代基础音乐教育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彬;西方钢琴前奏曲的三个重要阶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朱宁宁;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陈习;中国小提琴音乐创作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小波;约翰·亚当斯管弦乐作品创作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李娜;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王瑞;罗忠昒十二音作品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9 觉嘎;西藏传统音乐的结构形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10 娄文利;中国现代室内歌剧《命若琴弦》、《夜宴》音乐特色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焱;米约双钢琴作品《胆小鬼》本体分析与演奏技术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单金龙;音乐美感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林萃;拉威尔钢琴作品中的“异国情调”特征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曲云;莫扎特与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艺术风格之比较[D];天津音乐学院;2011年

5 葛新悦;李斯特《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的艺术特色及演绎[D];天津音乐学院;2010年

6 叶卉;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艺术风格及演唱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小玲;李斯特交响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成岭;辟斯顿组曲《奇妙的长笛手》“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曹爽;从罗杰·塞欣斯钢琴奏鸣曲论其音乐创作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邢楠楠;海顿《D大调钢琴奏鸣曲》(Op.37)创作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鸿铎;;从“音乐分析”与“音乐学分析”到“音乐分析学”——“音乐分析学”学科建设刍议[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孙国忠;当代西方音乐学的学术走向[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杨燕迪;实证主义及其衰落——英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音乐学发展略述[J];中国音乐学;199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春;普朗克为什么会倒退[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2 方在庆;陈珂珂;;普朗克与德国科学的命运 纪念普朗克诞辰150周年[J];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06期

3 刘隽皓;;普朗克[J];音乐创作;2003年02期

4 马策;追赶时代的人——解读唐长林的9个关键词[J];中外管理导报;2001年12期

5 胡嘉樵;论裁判员形象效应[J];体育学刊;1996年04期

6 郭振华;普朗克与德国物理学的“黑暗岁月”[J];现代物理知识;1997年06期

7 张琼;小议演艺圈与娱乐新闻的效应[J];齐鲁艺苑;2000年01期

8 李勇,刘健;从力学角度分析球的后旋在中远距离投篮中的作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9 陈艳;;普朗克《即兴曲》艺术特色之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陈艳;;论普朗克钢琴作品风格[J];北方音乐;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勇;;顶岗实习模式带来的多赢效应——以云南省思茅师专英语系顶岗实习为例[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谢涤湘;魏清泉;;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及其效应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建军;;富硒增产剂在绿色稻米上的应用效果[A];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及高产优质高效技术论文集[C];2004年

4 周竞赛;闫洪芹;;环保产业效应及其民营化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丁强;;浅析监狱文化对罪犯心理健康的影响[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龚尚龙;周志祥;江炳章;;无粘结力筋效应问题研究[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7 李金波;许百华;;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相互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中赋;;试论学术交流对人才成长的促进效应[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9 韩久同;;生态公益林经营技术及环境保护效应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信东;贾辉;;论消费升级的品牌效应[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洪波;《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声乐作品卷面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王喜根 蔡逸;“普朗克模式”的启示[N];江苏经济报;2004年

3 杨子岩 杨向蕊;用音乐拉近距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英国《每日邮报》/杨孝文 译;穴居人有望重现地球[N];北京科技报;2009年

5 马正建;传递友谊的艺术之花[N];解放军报;2009年

6 施相;思想不可固步自封[N];云南日报;2001年

7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吴霜;一位歌者和她的心声[N];音乐生活报;2011年

8 王晋福;法兰西诗情的《d小调双钢琴协奏曲》[N];音乐周报;2008年

9 木木;《黄准创作歌曲集》、《黄淮声乐作品精选》出版[N];中国电影报;2009年

10 紫茵;双翼俱健 鸟乃高翔[N];音乐周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俊勇;银行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路径选择[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2 赵忠良;公共支出效应分析及我国相关制度安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周孟亮;我国区域金融差异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郑钢;中国境外投资动因、效应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汪彩玲;实际汇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吴雁华;京南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杨树修复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方阳春;高新企业薪酬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锦红;贸易摩擦对战后日本崛起的影响研究:效应与机理[D];辽宁大学;2009年

9 杨晓丽;中国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姚静;欠发达农区劳动力外出务工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苑;民间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杜鹃;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分类、成因、效应及对策[D];厦门大学;2007年

3 乔彩霞;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税收优惠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4 周会;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李艳红;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及中国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洪;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失衡的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7 王冰;政府间转移支付效应的区域比较[D];辽宁大学;2009年

8 周练;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效应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俊;海航集团公司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陈玉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效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4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yuetheory/974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d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