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汉诗英译主客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05:18

  本文关键词:汉诗英译主客体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汉诗 英译 文化 意象 意境 译者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吸引了众多中西学者竞相译介。古典诗歌的英译是传播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翻译是从两种民族的文字中间用优势竞赛的办法创造出来的艺术,具体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中,就要清楚地认知中西方诗歌的差异,在翻译中再现原诗的精髓。本文是从汉诗英译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研究,来阐释汉诗英译中文化对客体翻译的巨大影响和翻译主体—译者的翻译实践。引言部分介绍了汉诗英译在当今译学界的研究现状。汉诗英译理论的发展是自上个世纪后20年开始的,主要从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翻译主体观念的提出和古典诗歌由谁来翻译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主体部分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展开,首先对中西方诗歌产生的不同的地理、哲学、宗教、语言等文化文化背景来研究;其次,是针对诗歌的意象与意境这两个中国诗歌最典型的特征如何来译的问题再次阐明了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挑战。再次,是对汉诗英译中的主体——译者的分析和研究;译者的翻译主体性体现在整个翻译实践中,译者是翻译冲动的译作得以诞生的必要条件,译者在两种文化中不停地穿行。最后谈汉诗英译对英语文学的影响。本文是以文化的比较为切入点,确立了译者的主体性,阐释了客体的特征是翻译工作难度大之所在
【关键词】:汉诗 英译 文化 意象 意境 译者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11
  • 第一章 汉英语言文化的比较11-21
  • 第一节 关于文化生成的环境、历史的比较11-12
  • 第二节 哲学思想、宗教观念的差异12-14
  • 第三节 英汉语言风格的差异14-16
  • 第四节 文化差异在诗歌翻译中现象举隅16-21
  • 第二章 汉诗英译的客体研究——意象与意境21-32
  • 第一节 意象21-28
  • 第二节 意境28-32
  • 第三章 汉诗英译的主体——译者32-43
  • 第一节 译者的主体性分析32-40
  • 第二节 译者的翻译冲动40-41
  • 第三节 译者——在两种文化中穿行41-43
  • 结语 汉诗对英语文学的影响43-45
  • 参考文献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庆;;古诗词英译中的创造和补偿[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赵佳荟;;译者的隐身? 彰显?——谈汉诗英译的归化与异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葛文峰;;别具一格的翻译策略——肯尼斯·雷克思罗斯的“创意英译”[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朱宝锋;;浅析汉诗英译中译者的再创造——以许渊冲英译李商隐《无题》为例[J];大家;2011年16期

5 张保红;;点染法:翁显良汉诗英译艺术研究[J];中国外语;2011年04期

6 王平;;汉诗英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翻译[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7 张举栋;;范畴论与诗歌押韵的翻译转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王珍珍;;浅谈庞德汉诗英译的意象传递[J];大家;2011年15期

9 秦绪;;英语书名的翻译技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吴宇甍;;难忘的,不只是《卡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智中;;重字与汉诗英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樊敏;;荔波布依族方块布依文古籍的抢救及其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简彪 屈菡;翻译:前景很好 问题不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李征;翻译之技与翻译之道[N];文艺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董晨 顾敏 翟慎良;浮躁翻译市场,怎能产生“杨宪益”[N];新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珍;狄力木拉提:“一天不翻译,浑身就难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王柏华;古典诗歌如何走向世界[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王玉梅;搭建更多平台 加强国际交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海艳娟 编译;土耳其海外版权交易 催火图书代理公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8 李志延;遇见“神之栯”[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沙健孙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记者 王玉梅;鼓励出版机构参加对方国际书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锋平;翻译研究“转向”现象的哲学观照[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葛中俊;钱锺书视域中的翻译之名与译品之实[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明树;“主观化对等”对原语文本理解和翻译的制约[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徐艳利;翻译与“移情”:共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主体建构[D];河南大学;2012年

6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清平;家园的寻觅[D];河南大学;2012年

8 赵璧;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尚宏;不同译者思维过程与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媛媛;汉诗英译主客体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春香;《埃尔默·甘特里》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2年

3 肖屹真;《埃尔默·甘特里》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2年

4 赵一扬;《公民社会与信任》的翻译报告[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徐静静;《阿Q正传》的韩国语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冯凌颖;《译员速成教程》(第三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7 徐颖懿;《凯瑟琳的故事》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2年

8 蒋姣姣;《大脑使用指南》(第五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9 莫舒棋;对《黑色的电话:西尔维娅·普拉斯大屠杀诗歌中后现代诗学》的翻译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孙敏;翻译或创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4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04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a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