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输出与优秀译者及翻译策略——以曹雪芹和莫言作品翻译为例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学输出与优秀译者及翻译策略——以曹雪芹和莫言作品翻译为例
【摘要】: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阻碍,主要源于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及意识形态的差异。集中在文学语言翻译上,则体现为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不可译性,这让中国一些优秀文学作品逡巡于国门之内。而霍克斯和葛浩文等国外优秀的译者,将《红楼梦》等传统文学名著进行翻译并向世界进行传播,帮助中国作家莫言登上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因此,探究这些国外本土优秀译者及其翻译策略,思考这些文学作品在国外的推介过程,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学的输出。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文学 译者 语言文化 归化
【基金】:2012年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南省公共场所公示语语用翻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2400450085 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蒯因的语言哲学理论对语言教学的启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9N589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当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因为大多数欧美国家在强势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影响下,虽然表面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学较为好奇,但他们基于文化统治目的的本能排斥反应,对深层次交流仍较为拒绝。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本土翻译家关注和精研了世界文化及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创作流变论[J];理论月刊;2007年02期
2 温伟;;论莫言与福克纳的死亡主题小说[J];名作欣赏;2007年10期
3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小说的恶人形象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温伟;;莫言与福克纳创作动因探析[J];理论界;2007年05期
5 温伟;;“恶”的狂欢——莫言与福克纳审恶小说探微[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许静;;莫言与亨利·菲尔丁在人物塑造上的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4期
7 温伟;;故乡世界的守望——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家园小说[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温伟;;怨乡·怀乡·超越——论莫言与福克纳的原乡小说[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4期
9 温伟;朱宾忠;;莫言与福克纳文学观之比较[J];江汉论坛;2007年04期
10 靳新来;;生命的张扬与人性的透视——莫言《红高梁》与芥川龙之介《竹林中》比较[J];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杭零;;中法文化年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舒晋瑜;莫言:文学走出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孙丽;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张艺谋的对话[N];检察日报;2002年
3 本报特稿 新华社记者 于新超;莫言提出:关注文学创作的民间资源[N];辽宁日报;2001年
4 ;文学要寻求光明[N];文学报;2002年
5 ;记者手记:吃着年糕说文学[N];检察日报;2002年
6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如何叫醒沉睡的“熊猫”?[N];文汇报;2009年
7 采写 本报记者 黄玮;放大历史和文化的眼光[N];解放日报;2010年
8 立业;文学艺术跟风欲何为?[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日]大江健三郎 王中忱 译;我如何领悟中国的近、现代文学[N];北京日报;2000年
10 肖鹰 清华大学哲学系;文学标准无中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鄢佳;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下的译者葛浩文翻译惯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濮丽雅;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梁璐;论莫言《红高粱》法译本中原文风格的再现[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邓莉欣;莫言和米兰·昆德拉作品中生命主题比较[D];辽宁大学;2012年
4 李腾;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在葛浩文英译《丰乳肥臀》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姜伟婧;精神的还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都云;从等值理论看莫言小说《檀香刑》的德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杨珊珊;莫言《生死疲劳》英译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卫立平;《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祝安利;《狗文三篇》翻译实践:汉语“重复”现象法译策略探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10 韩丽君;论作家之“胆”[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6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046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