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转向的审美特性解读
本文关键词:视觉文化转向的审美特性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视觉文化转向的到来是整个人类文明在技术、思想、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带来的文化现象 ,是一种合力的显现。它的审美特性呈现为图像本身生成意义 ,追求展示效应 ,指向作为感性主体的身体和消遣的大众。它是对整个后现代思想转向身体力行的文化实践响应 ,应在审慎和反思的立场上期待它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图像 展示效应 身体
【分类号】:J01
【正文快照】: 关于视觉文化转向当我们试图描述当下的文化生活形态,诸多名词与提法扑面而来,网络时代、传媒时代、读图时代,眼球经济时代、图像压倒文字的时代……它们一致的凸显着这个时代的一种趋向:图像呈现与观看的主导与强势。而对这一趋向当下生活着的人们都有真切的体验,无论你是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虹;;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2 桂琳;;广告文化中“自然”的意识形态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田薇;中世纪宗教文化观念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魏颖;论徐小斌小说的人物对位与自我认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6 龚建国,李林,骆玲;盲目现代化——绿色生态的陷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6期
7 杨琴;;论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2期
8 张荣翼;当前文学研究的视点及问题[J];学习与探索;2001年03期
9 吕嘉;政治理性与政治学[J];学习与探索;2003年03期
10 李楠明;;个体的丰富性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世骏;;资本的“文明化趋势”及其内在限制[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2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韦路;严燕蓉;;媒介:讯息还是权力?——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再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张翼;;市民社会的叙事宝典——评DV的文化传播意义[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殷晓蓉;;传播学思想的“激情”演进——从传播学角度解读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3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秀萍;环境保护社会制度建构的理论分析[D];山西大学;2007年
6 谢梅;新闻与消费[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苹;中国出版畅销书转型的符号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郝永华;作为表征的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涛;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来仪;城市发展新动力[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新洁;赛博空间的小说艺术[D];山东大学;2007年
3 周密;戈达尔电影艺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刘琪;DV传播及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5 杨吉涛;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鹏;网络交往及其伦理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书娥;数字时代电视广告创意的创新思考[D];湖南大学;2007年
8 王标;村上春树小说的后现代主义色彩[D];湖南大学;2007年
9 孟刚;现代艺术对社会主义波兰艺术海报设计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10 元君玲;对本雅明“光晕”理论的思考[D];南昌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祖忻;;视觉文化的概念·背景·理论·内容[J];外语电化教学;1988年03期
2 詹道佳;;视觉文化的普遍性及礼觉文化课程的开设[J];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01期
3 龙a欁
本文编号:255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5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