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辨要
发布时间:2022-12-17 23:22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心雕龙》以其无以伦比的“体大思精”继续成为考察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和理论成就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期是龙学的兴盛时期,张少康的《文心雕龙新探》即是此时期的具有独创学术价值的龙学研究力作。本文将立足创作论角度对《文心雕龙新探》辨析研究,力图做出符合刘勰原意和写作实践的阐释。 全文共分三部分:引论、本论、余论。 引论介绍张少康其人及《文心雕龙新探》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新探》内蕴丰富,仅第二部分就列举出十四个理论观点对《文心》详论。本文则选择其中的体性论、情采论、通变论,力图立足于创作论角度,并结合当前文坛现状加以阐述,居今探古,用经过验证的理论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弥纶群言、阐发己见并力求丰富现代写作理论。 体性论。本文立足作家才能与个性,文章体裁风格与时代背景,对《新探·体性论》深思辨要。《新探》认为客观的定势与时序皆需要通过主观的体性作用,圆融贯通三方面因素,方形成风格,本文对其进行论证。 情采论。《文心》重情采,《新探》认为“情与采”内涵丰富,包括情志和事义、辞采和宫商,本文对其辨析并据此阐发二者关系。然后水到渠成的辨析“为情...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张少康像与书影
选题说明
引论
本论
一、体性论
(一) 作家《体性》——习亦凝真功沿渐靡
(二) 文章《定势》——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三) 运会《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二、情采论
(一) 释“情与采”内涵
(二) 辨“情与采”关系
(三) 为情而造文为文而造情
三、通变论
(一) 释“通与变”内涵
(二) 辨“通与变”内容
(三) 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余论
一、依本立说——平面研究的多元化
二、居今探古——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刘勰《情采》篇的“真性情”观[J]. 李丽琴.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2]文学通变发展论[J]. 钟文华. 天中学刊. 2006(01)
[3]刘勰“宗经”观念下的文学“通变”论[J]. 王少良.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01)
[4]《情采》之情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赏析[J]. 马麦贞. 名作欣赏. 2004(12)
[5]因内而符外:个性、时代、文体与风格——《文心雕龙》风格形成论析[J]. 潘桂林,秦剑蓝.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03)
[6]刘勰的“情采”观[J]. 白春香. 中州学刊. 2004(01)
[7]《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新探[J]. 墨白.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8]富有生命活力的“风骨”——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研究[J]. 陈莉.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04)
[9]“通变”辨义[J]. 戴阿宝.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10]中国文学的特质与中国文论[J]. 万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本文编号:3720853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张少康像与书影
选题说明
引论
本论
一、体性论
(一) 作家《体性》——习亦凝真功沿渐靡
(二) 文章《定势》——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三) 运会《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二、情采论
(一) 释“情与采”内涵
(二) 辨“情与采”关系
(三) 为情而造文为文而造情
三、通变论
(一) 释“通与变”内涵
(二) 辨“通与变”内容
(三) 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余论
一、依本立说——平面研究的多元化
二、居今探古——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刘勰《情采》篇的“真性情”观[J]. 李丽琴.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2]文学通变发展论[J]. 钟文华. 天中学刊. 2006(01)
[3]刘勰“宗经”观念下的文学“通变”论[J]. 王少良.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5(01)
[4]《情采》之情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赏析[J]. 马麦贞. 名作欣赏. 2004(12)
[5]因内而符外:个性、时代、文体与风格——《文心雕龙》风格形成论析[J]. 潘桂林,秦剑蓝.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03)
[6]刘勰的“情采”观[J]. 白春香. 中州学刊. 2004(01)
[7]《文心雕龙·情采》篇旨新探[J]. 墨白.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8]富有生命活力的“风骨”——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研究[J]. 陈莉.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04)
[9]“通变”辨义[J]. 戴阿宝.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10]中国文学的特质与中国文论[J]. 万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本文编号:3720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72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