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作为他者的欧洲——欧洲文学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3-11-02 19:36
  本文将欧美蓬勃发展的跨文化传播学引入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从中国与欧洲文学关系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以期对传统的影响研究范式有所突破。同时,论文涉及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问题,目前学界多研究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受东方学的影响。实际上,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受欧洲东方学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自我东方主义倾向。本文把欧洲作为“他者”就是要对中国文学发展中的自我东方主义倾向作一个清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30年代中国文学,这一课题对21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和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考察了传播的主体(留学与旅欧人员),媒介(文学译介),以及传播的结果(包括游记与小说中的欧洲形象,欧洲文学思潮在30年代中国特殊文化语境下的流变等),并从时代和文化的因素考察中发现:欧洲文学对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只是一个借以利用的对象,是用来建构中国民族文学和文化身份的他者。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提出研究对象即欧洲文学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传播,并对“30年代中国文学”、“欧洲”及“欧洲与中国”几个概念作了界定和...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欧洲与中国
    一、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
    二、何为“欧洲”
    三、欧洲与中国
    四、异国形象、他者和身份认同
    五、影响研究与跨文化传播学
第一章 欧洲文学在中国30年代传播的主体和媒介
    第一节 传播主体的考察
        一、30年代留学欧洲的基本格局
        二、留学欧洲的跨文化传播意义
    第二节 中国对欧洲文学的译介
        一、译介概况
        二、译介的总体特征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中的欧洲形象
    第一节 游记文学中的欧洲
        一、晚清到五四游记文学中的欧洲
        二、30年代游记文学中的欧洲形象
        三、欧洲形象背后的自我投影
    第二节 3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欧洲
        一、巴金《复仇》中的欧洲形象—他者与自我的混杂
        二、从《二马》到《断魂枪》—老舍对自我东方主义突破
第三章 欧洲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流变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综合化走向
        一、现代主义与30年代中国小说
        二、从茅盾的《子夜》看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民族化走向
        一、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发展概况
        二、戴望舒诗歌的“欧化”与“民族化”
第四章 作为他者的欧洲
    第一节 文化利用与30年代中国文学
        一、欧洲人道主义在中国30年代的流变
        二、启蒙理性在中国的工具化
    第二节 文化利用与变异的原因探析
        一、从“立人”到“立国”的感时忧国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合流
        二、对欧洲现代性的反思与本位文化身份的认同
        三、深层的乡土文化推动
        四、来自话语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压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59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859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