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问题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四位一体"、"两大一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也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期。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政策背景和艺术学学科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就"一般艺术学"建设发展中的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一般艺术学"学者应该有"门类艺术学"实践与研究的经验积累,有哲学、美学素养,有宽阔的文化视野,有社会使命感和学科使命感;并以我国台湾省、香港特区等地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发展模式以至课程设置的特点优点为借鉴,提出关于调整、细化当前我国二级学科"艺术学"招生范围和培养方法的具体建议。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当代中国 艺术学 一般艺术学 学科建设 学者素养 人才培养 文化建设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0-4
【正文快照】: 自从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国家教委《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列入二级学科“艺术学”以来,各综合院校相继设立二级学科“艺术学”硕、博士点,各美术院校相继设立人文学院,开展对“一般艺术学”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十几年工夫,已经有6家单位培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望来;;唐长孺先生对义宁史学的继承和发展[J];读书;2010年11期
2 张燕;21世纪艺术史研究走向[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长北;;论“一般艺术学”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2 楚小庆;;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3 李师漫;;读《〈金石萃编〉卷二十中所见中国艺术史方法论》——兼谈中国艺术史研究的话语权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凌继尧;艺术学:诞生与形成[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2 马鸿增;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著述评要[J];美术;1993年06期
3 邓福星;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J];美术观察;1998年02期
4 陈池瑜;20世纪中国美术学研究回顾[J];美术观察;1999年06期
5 陈池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史研究概评(下)[J];美术观察;1999年12期
6 李心峰;艺术学的构想[J];文艺研究;1988年01期
7 李心峰;比较艺术学的功能与视界[J];文艺研究;1989年05期
8 张道一;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问题[J];文艺研究;1997年04期
9 李心峰;比较艺术学:现状与课题[J];文艺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永兵;;“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成为论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孙景尧;;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总结报告[J];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01期
3 左玉河;;热点透视与学科建设:近年来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1期
4 孙慧佳;;一般艺术学发展的内部矛盾探赜[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翻译学学科建设专题讨论会征文通知[J];中国翻译;2000年03期
6 韦禾;学科建设:高等学校的龙头工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石柱;新疆艺术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调整概况[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邢福义;;语言学科发展三互补[J];汉语学报;2005年02期
9 丛文俊;;论书法研究与学科建设[J];中国书画;2005年09期
10 杨丽华;;翻译理论研究回顾和学科建设思索[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献水;李雪峰;陈平;张心彬;;浅谈加强煤层气学科人才培养[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论坛专辑[C];2007年
2 秦国华;段志云;吴效良;;适应“两场”需要 加强产品技术学科建设[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王永炎;;中医药学学科建设研究方向的思考[A];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学科建设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莉萍;陈宏础;任国胜;;建立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搭建学科建设基础平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5 靳高风;;犯罪学学科规训与中国犯罪学的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刁本恕;刁灿阳;;试论中医外治学科建设的必要性[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7 史培军;李京;潘耀忠;陈军;刘慧平;王平;;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讨[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沈国弟;;论建立高校学科建设的文献保障体系[A];新世纪的图书馆与信息服务——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付磊;毛英军;;从国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科建设得到的几点启示[A];青岛市医学工程第六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才孵化器 振兴新引擎[N];徐州日报;2010年
2 边丽霞 涵薏;战略先行创佳绩[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张三夕;谈谈学科建设的非学术化问题[N];文艺报;2004年
4 记者 张策;本市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学全;强化特色优势 实现行业高校的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褚振江 刘德茂 记者 李绪成;活力勃发正扬帆[N];解放军报;2009年
7 记者 方亮;沈航由“学院”更名为“大学”[N];辽宁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朱振国 本报通讯员 易海明;学科建设是高师院校的发展之本[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夏斐邋本报通讯员 周挥辉 刘中兴 党波涛;枝繁叶茂桂子山[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于丽珊邋通讯员 黄显斌;302医院学科建设步入“快车道”[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施祖军;商业之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育玮;当代中国法哲学的哲理探索[D];黑龙江大学;2004年
5 田中初;当代中国灾难新闻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海辉;现代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职业道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刚;国家间的安全合作与当代中国的安全追求[D];暨南大学;2005年
9 袁明旭;官僚制视野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冲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武;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动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综合评估软件系统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3 李小晖;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回顾与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婷婷;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雏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杜丹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于文波;研究型学院学科建设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栗新;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乔宏刚;1987年-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概述[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何杨;追求“史”的分量 写“史”意识的灌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程艳峰;对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当代反思[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中的学者素养与人才培养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39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