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对外国戏剧的译介和借鉴
本文关键词:茅盾对外国戏剧的译介和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茅盾 现实主义戏剧 人道主义 译介 清明前后
【摘要】:茅盾常以小说家和批评家驰名,但他早在"五四"前后即开始广泛接触、译介、传播挪威、日本、欧美、苏俄等外国戏剧思潮和理论,汲取其丰富营养,发起组建民众戏剧社等戏剧团体,革新中国戏曲,建设中国话剧,为中国戏剧与异域文化发生碰撞、实现现代转型,作出了奠基性的历史贡献。并且在他唯一的戏剧创作中,谨慎而有限地运用外国戏剧的先进经验,某种程度上为其他剧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供模仿的范式。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中医学院;
【关键词】: 茅盾 现实主义戏剧 人道主义 译介 清明前后
【分类号】:H059;I046
【正文快照】: 一、研究缘起相较而言,现代戏剧史上的著名戏剧家田汉、曹禺、洪深、夏衍、宋春舫等等与外国戏剧的关系,均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然而,茅盾和外国戏剧的关系却少有人关注,即使是茅盾研究的专家也很少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茅盾在戏剧方面的建树似乎乏善可陈,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步凡;;爱尔兰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转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傅学敏;;论当代校园戏剧的青春意识[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吴萍;;翻译的颠覆力——反思中国现代话剧的发生[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4 姜小凌;论《诗学》对《雷雨》的影响[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3期
5 侯靖靖;;17年间(1949—1966)奥尼尔戏剧在中国译界的“缺席”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袁桂海;;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晋察冀根据地的文艺宣传——以西北战地服务团为考察中心[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6年02期
7 陈爱国;;现代戏剧改写中的实用功利主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叶庄新;;从戏曲到新剧的一座桥梁——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传播的最初语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王林;王尔德的中国译者和知音:田汉[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龚元;;吴祖光话剧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何明燕;七宝楼台的光华[D];浙江大学;2012年
3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4 姜洪伟;李健吾剧作论[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杨新宇;复旦剧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康仁;韩国曹禺早期话剧研究概况与曹禺剧本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7 苏琼;“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南京大学;2001年
8 秦喜清;1920年代:民族认同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确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9 宋林生;现代性与民族性:话剧“民族形式”讨论的再讨论[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10 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雯;论“五四”小说的婚恋观[D];西北大学;2010年
2 郭晓丽;南开早期话剧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3 叶少斌;从社会学视角看五四前后外国戏剧的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海燕;“窗洞”的艺术[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杨雪;陈白尘戏剧理论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6 王琴琳;抗战时期大后方话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左婷;中西戏剧观的碰撞和中国戏曲观的回归[D];安徽大学;2011年
8 米砚田;《千万不要忘记》剧本的艺术语言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9 包燕Z,
本文编号:551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5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