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1919年刘海粟日本之行考

发布时间:2017-07-17 08:19

  本文关键词:1919年刘海粟日本之行考


  更多相关文章: 刘海粟 日本考察 美术展览 美术教育


【摘要】:作为现代艺术家的代表,"艺术叛徒"刘海粟(1896-1994)在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一系列活动,使他成为上海艺术界的一个焦点。刘氏1919年10月的日本之行,正好处在其主持的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从实利主义美术教育向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美术教育过渡的阶段,作为承前启后的特别事件,既反映出以前美术界诸多行为的内在逻辑,也是此后美术界掀起波澜的机缘。刘海粟1919年赴日考察无疑是一个具有多种学术研究价值的课题。目前学界对于刘海粟及上海美专的研究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在刘海粟1919年赴日考察及上海美专早期教学主张受到日本影响的问题上,大家也已达成了共识,但是刘海粟具体受到日本哪些影响,学界尚缺乏深入解读。为此,笔者以刘海粟的日本之行作为切入点,将其置于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通过重新发掘和解释原始材料,呈现这段美术史的复杂面相。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刘海粟 日本考察 美术展览 美术教育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作为中国现代艺术家的代表,“艺术叛徒”刘海粟在新文化运动前后的一系列活动,使他成为上海艺术界的一个焦点。刘氏1919年10月的日本之行’正好处在其主持的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从实利主义美术教育向追求个性与自由的美术教育过渡的阶段’作为承前启后的特别事件,既反映出以前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刘海粟的艺术及作品市场行情[J];荣宝斋;2007年01期

2 ;艺海博览[J];福建艺术;1996年04期

3 Cathy;;大师的恩怨 收藏的福音——徐悲鸿揭发刘海粟“汉奸”罪名信札现身拍场[J];卓越理财;2011年06期

4 孙晓泉;看“雨夜楼”藏画,忆沧桑往事[J];艺术市场;2003年10期

5 ;信息库[J];美术观察;1996年05期

6 陈醉;百年话题:模特儿与y|体艺术[J];福建艺术;1999年04期

7 ;广州嘉德200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前12名[J];艺术市场;2003年Z1期

8 ;“天价”艺术品背后的浪漫爱情故事[J];艺术市场;2009年04期

9 朱浩云;;传奇人生 艺术分量[J];中外文化交流;2009年08期

10 朱浩云;;具有投资价值的当代书画家作品[J];美术大观;199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涛;;艺术批评的尺度[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颜慧;民盟中央美术院民盟中央艺术团在京成立[N];文艺报;2011年

2 顾咪咪;俄罗斯艺术在沪上“升温”[N];解放日报;2008年

3 牟建平;浅谈油画收藏与投资[N];中国文物报;2007年

4 冯峰;胥口镇大力发展书画产业[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牟建平;投资油画需要“火眼金睛”[N];北京日报;2007年

6 牟建平;浅谈油画发展与投资[N];中国文物报;2007年

7 牟建平;油画投资的“四要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高展飞;“常州板块”行情依然火爆[N];常州日报;2008年

9 钟禾;刘海粟巨制夺魁朵云轩春拍[N];中国商报;2011年

10 一鸣;老油画家:价值凸显,投资首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应宜文;20世纪初期(1900-1936)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思慧;刘海粟与民国时期美术社团关系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2 庄蕾;《艺术旬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芷岩;普及美术 研究美术[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丰;上海美专校址变迁与上海美专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乐;苏州美专校刊《艺浪》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6 杨惠涵;从精英文化到大众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徐思;决澜社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现代文艺[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金桓亦;民国时期高等美术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9 史怡婷;民国前期上海地区西洋美术社团的发展演变(1912-1928)[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5526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526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9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