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乐府诗海外翻译与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0:34

  本文关键词:乐府诗海外翻译与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乐府诗 海外 翻译与传播


【摘要】:乐府诗海外翻译始于19世纪末的英国,后带动美国和其他国家。自1898年到2006年逐渐完成了由兴趣性译介到专业性翻译与研究的过渡。有的译者在中国生活过多年,有的译者从未到过中国。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背景的译者表现了不同兴趣,选择了各自喜欢的作品,采用了不同策略,以归化为主,展示了不同风格。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热爱中国文学;二是存在很多创造性翻译。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在海外传播了乐府诗,使乐府诗融入世界文学之中,也使世界了解并接纳了乐府诗,还促进了英美新诗的发展。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乐府诗 海外 翻译与传播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2014年项目(项目编号:14YJA740014)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项目(项目编号:HB12YY013)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引言乐府诗承上启下,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萧涤非说:“一切诗体皆从乐府出也。如三言五言杂言出于汉,七言出于魏,五七言律绝出于南北朝,殆无一不渊源乐府。”[1](引言)乐府诗内容广博、题材多样、文化深厚,先受到英国汉学家的青睐,后受到很多美国汉学家追捧,被英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正栓;贾晓英;;乐府诗英译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李正栓;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8期

3 钱锡生;季进;;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教授访谈录[J];文艺研究;2010年09期

4 程章灿;;东方古典与西方经典——魏理英译汉诗在欧美的传播及其经典化[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1期

5 李正栓;贾晓英;;归化也能高效地传递文化──以乐府英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翠红;李建华;;论江总的散文创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杨合林;;五、七言诗体与汉乐府之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徐礼节;;论张王乐府寓“变”于“复”的艺术追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叶文举;;西汉《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之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闫文静;;“诗为乐体,声为乐心”——试论《文心雕龙·乐府》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6 李海兵;;浅析鲍照乐府诗的艺术形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7 张圆;;论傅玄妇女诗的时代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8 崔彩卉;;试析林纾的食人主义翻译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9 张晓强;;《诗品》雅俗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10 郭雯;;汉魏六朝乐府三言句功能浅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惠;阿瑟·韦利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华;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满仁;智识与情感:沈约的思想世界[D];复旦大学;2011年

9 王小燕;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安朝辉;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成朝晖;“国风”与南北朝民歌中民间爱情诗的比较[D];湘潭大学;2010年

3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洪军;陆机诗歌情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红岩;孤蓬自振惊沙坐飞[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鹏;齐梁诗风嬗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干艳娟;宫体诗创作题材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即将于5月问世[J];出版参考;1996年05期

2 潘学权;无声的另一面:食人主义与翻译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许宏;;典故翻译的注释原则——以《尤利西斯》的典故注释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程章灿;汉诗英译与英语现代诗歌——以魏理的汉诗英译及跳跃韵律为中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程章灿;魏理的汉诗英译及其与庞德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李正栓;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8期

7 许渊冲;直译与意译(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年06期

8 蒋骁华;巴西的翻译:“吃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9 程章灿;魏理与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交游考[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1期

10 谭载喜;;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J];中国翻译;198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德忠;叠写的妙用[J];青海教育;2003年12期

2 冯延燕;;跨文化视角下的美国影片《木兰》与乐府诗《木兰辞》之比较[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3 吕方源;刘丰丽;;《长干行》乐府诗的英译误区[J];内江科技;2007年04期

4 纪永贵;古典文学中的“少年”形象[J];文史杂志;2000年03期

5 王力坚;自我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J];学术交流;1995年04期

6 刘茹斐;;试论《孔雀东南飞》标题的翻译[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贾树新;略论《文心雕龙》理论体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汪榕培;汉魏六朝诗译后感[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02期

9 孙疏影;文学作品的服饰描写[J];写作;2004年01期

10 王珏;;浅议音乐和文学的渗透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西文学传统缘何不同[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金锋;诗歌象似性翻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2 宫官;元代散曲与朝鲜古时调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244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244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