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祈祷的螳螂》译文论外国文学翻译的异质性和可读性
发布时间:2017-08-17 10:07
本文关键词:从《祈祷的螳螂》译文论外国文学翻译的异质性和可读性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翻译 异质性 可读性 文体 语言思维 修辞
【摘要】:翻译中最困难的因素之一是由于文化异质性的存在,而影响到译文的可读性,如何在文学翻译中既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异质文化元素,又能以较高的可读性吸引译入语读者,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平衡关系问题。本文在探讨南非殖民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从外国文学的文体、人物语言及思维特点、以及行文句法修辞等几方面分析了文化异质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具体表现及其在语言系统不同层面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外国文学翻译异质性与可读性的平衡问题,并结合翻译理论,提出具体的翻译对策。
【关键词】:文学翻译 异质性 可读性 文体 语言思维 修辞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2-3
- Table of Contents3-4
- Abstract4
- 摘要4-5
- 翻译部分5-28
- 《祈祷的螳螂》故事梗概28-30
- 一、积极融入原著文化背景30-32
- 二、魔幻色彩的文体32-33
- 三、社会阶级对语言文化的影响33-34
- 四、儿童特有的思维和语言34-37
- 五、句法和修辞37-40
- 参考文献40-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福英;;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夏s,
本文编号:688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8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