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暴力情结及其表达方式
发布时间:2017-08-31 07: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暴力情结及其表达方式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暴力情结”的表达其褒贬虽饱受争议,但其必然是当代艺术发展中一个不可规避的鲜明现象。自中国当代艺术发轫始,艺术话语就不再单纯倾注于艺术本身。对观念意识的重视,对问题的思辨和对社会现实及自身存在的关注和重新审视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广泛话语资源。西方艺术思想、手段和操作方式的迅速传播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推陈出新的变革风潮伴随着消费观念和大众文化审美趣味的持续发展都促使当代艺术中的“暴力情结”表达蔚然成风。 本文宗旨在于揭示当代艺术中的“暴力情结”的价值意义及其存在合理性。文章主要分三个章节,第一个章节通过三点学理支撑试图将中国当代艺术与“暴力情结”自然地关联在一起,这包括相关概念的指涉,种艺术形式中的“暴力情结”以及“暴力情结”表达在当代艺术中的发生缘由;第二章是本文的核心躯干内容,重点在于归纳概括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暴力情结”的具体表达方式,本章分三节,第一节归纳概述“暴力情结”在当代艺术中的整体呈现特征,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以绘画和行为两种媒介为例,详尽解析“暴力情结”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呈现方式;第三章谈到的是这一现象引发的深入思考和价值审视,细致论述了暴力与社会,暴力与真实,暴力与受众接受,暴力与美,暴力与艺术精神等相关指涉的关系,并谈及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及其平衡方法。 文章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为背景,以艺术创作的价值定位和思辨精神为内里,并结合笔者自身的艺术创作经验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化自由化发展趋势势不可挡,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和观念探索时要站在一定高度理性思辨,对于“暴力情结”的表达或尝试性表达应加以深化同时充实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企图用强制手段封杀“暴力情结”的表达是粗暴愚昧的,有着饱满精神力量的作品纵使极尽暴力也会因其充实的思辨内里而深入人心。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在不断借鉴探索寻求自我经验的发展过程中,“暴力情结”的表达和体验使其在掷地有声的愤怒思辨中历久弥坚。
【关键词】:当代艺术 暴力 暴力情结 表达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120.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一、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暴力情结”13-23
- 1.1 “暴力情结”等相关概念提出13-15
- 1.1.1 暴力的概念及成因13-15
- 1.1.2 “暴力情结”是暴力之于艺术的渊源15
- 1.2 “暴力情结”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萌发缘由15-19
- 1.2.1 自身社会现实是“暴力情结”产生的强大背景16
- 1.2.2 力比多是暴力情结的内驱动力16-17
- 1.2.3 西方先锋艺术是“暴力情结”的助动力17-19
- 1.3 “暴力情结”体现在各种艺术创作形式中19-21
- 1.3.1 文学作品中暴力叙事的合理性19
- 1.3.2 从暴力到愉悦——影视作品中的“暴力美学”19-20
- 1.3.3 赛博空间中虚拟的“暴力体验”20-21
- 1.4 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暴力情结”21-23
- 1.4.1 “暴力情结”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21-22
- 1.4.2 “暴力情结”与当代艺术的观念不谋而合22-23
- 二、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暴力情结”的表达方式23-46
- 2.1 “暴力情结”在当代艺术中的整体呈现23-25
- 2.1.1 “暴力情结”表现为行为手段的“残忍”23-24
- 2.1.2 “暴力情结”描绘成“血腥”的画面24
- 2.1.3 “暴力情结”亦是对精神“伤害”的控诉24-25
- 2.2 “暴力情结”在中国当代绘画中的表达方式25-36
- 2.2.1 暴力题材的叙事化描绘26-29
- 2.2.2 硬暴力——暴力场面的直接呈现29-31
- 2.2.3 软暴力——问接隐喻的画面表达31-36
- 2.3 行为与观念艺术中的“暴力情结”36-46
- 2.3.1 发轫期的“暴力情结”浅尝辄止38-40
- 2.3.2 自虐是行为艺术暴力表达的最有效途径40-43
- 2.3.3 “尸体”使“暴力情结”发展到极致43-46
- 三、具有“暴力情结”的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审视46-55
- 3.1 “恐惧”背后的真相——“暴力情结”与暴力46-52
- 3.1.1 “艺术暴力”不回避社会暴力47-48
- 3.1.2 艺术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真实48-49
- 3.1.3 “暴力情结”满足受众的暴力诉求49-50
- 3.1.4 “暴力”与美——审美经验的现代扩张50-51
- 3.1.5 “暴力情结”冲击传统创作观念51-52
- 3.2 “暴力情结”在艺术实践中可能带来的消极因素52-54
- 3.2.1 “暴力”效果的盲目追求或导致当代艺术精神缺失52-53
- 3.2.2 过分“暴力”渲染可能负面刺激受众53-54
- 3.3 艺术理想帮助理性掌控“暴力情结”54-55
- 四、结语55-56
- 致谢56-57
- 主要参考文献57-5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美蓉;虚拟图像[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64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6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