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中文小说译介渠道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0 18:35

  本文关键词:中文小说译介渠道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文小说英译 赞助人 译介渠道


【摘要】:中国小说的英译活动在19世纪末初具规模,20世纪下半叶有了长足发展,英译发起方和渠道更加多样化:不仅有中国大陆的"译出",也有英语国家的主动"译入";不仅有官方资助的,也有大学出版社、非政府机构和个人自发组织的。由于现有研究对各类译介渠道的梳理和探索尚不充分,本文通过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版的中文小说英译本,将其分为官方组织、学术引导、商业驱动和个人主持四种类型。经分析和比较国内外的中文小说英译活动,笔者认为各类赞助人的译介目的和组织方式有所不同,其译介形式对翻译选材和策略也有相应的影响。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关键词】中文小说英译 赞助人 译介渠道
【基金】: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JJ010)
【分类号】:H315.9;I046
【正文快照】: 1.引言20世纪翻译文学在英语文化中总体处于边缘位置,中国文学的英译也不例外,源语国家出版“入超”严重。随着跨国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中文小说也逐渐打开了局面,通过不同的译介渠道和方式走向世界。有关中国文学英译的论述中,关于译介类型的研究尚不多。从流动方向来看,可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季进;;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6期

2 马会娟;;英语世界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现状与问题[J];中国翻译;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东;张艳;;变通意识与国粹心态——葛浩文的文学翻译观解读[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贾燕芹;;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3 张艳;;双重的审美意识与变通的文学性——葛浩文翻译的艺术境界[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吴峗;;陌生化和可读性的共场:《长恨歌》的英译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5 史国强;;葛浩文的“隐”与“不隐”:读英译《丰乳肥臀》[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1期

6 杨四平;;现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接受的国别关系研究——以欧美与苏俄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史国强;;葛浩文文学翻译年谱[J];东吴学术;2013年05期

8 赵枰;;改写理论视角下莫言小说《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年09期

9 黄丹青;;阿来《尘埃落定》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J];当代文坛;2014年01期

10 董首一;曹顺庆;;“他国化”: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有效方式[J];当代文坛;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秀卿;革命文艺的拓荒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赵璧;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郑晔;国家机构赞助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王璐;忠实与叛逆:葛浩文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郑连忠;析取关系的语言表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骆忠武;中国外宣书刊翻译及传播史料研究(1949-197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鲍晓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赵朝永;基于语料库的邦译本《红楼梦》译者风格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J];小说界;2000年05期

2 李振杰;;老舍在伦敦[J];新文学史料;1990年01期

3 张德让;合译,“合一”[J];中国翻译;1999年04期

4 李文静;;中国文学英译的合作、协商与文化传播——汉英翻译家葛浩文与林丽君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阳;;浅论赞助人视角下的翻译活动[J];科技信息;2011年12期

2 苏艳飞;;“赞助人”对译者的操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魏清光;;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纵[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钱灵杰;张德让;;从“赞助人”的角度论出版机构对译介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赵俊姝;王志勤;;论赞助人对西南联大文学翻译活动的操控[J];昆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熊华;;隐形的手: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陈丽;;从晚清译介看赞助人对翻译选材的操控[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李奇志;;“赞助人”对晚清翻译活动的影响[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马丽;;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张富荣;;从清末民初的翻译趋向看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控[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勒丝蕾·汤姆森;拉赞助的五步骤[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忠武;中国外宣书刊翻译及传播史料研究(1949-197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佩芳;从“象征资本”的角度看赞助人角色[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2 王璐;论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文化赞助人[D];辽宁大学;2014年

3 王莉;赞助人、读者和译者:影响国外畅销书在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莉;论翻译对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董照磊;从诗学、赞助人、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玄奘译本不流行的原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张青青;赞助人系统之操纵与反操纵[D];西南大学;2013年

7 张婧;论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对文学翻译的操纵[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唐晓丽;从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看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年》的三个中译本[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淑平;意识形态与赞助人因素制约下《亲历历史》译文之改写[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10 李慧;意识形态、赞助人系统和诗学的制衡与统一[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25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25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9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