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研究—林语堂译本与宋碧云译本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23:28

  本文关键词:林语堂《啼笑皆非》自译研究—林语堂译本与宋碧云译本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林语堂 啼笑皆非 自译 他译


【摘要】:自译是指“由原作文本的作者完成的翻译”(Hemo6HH,2003:13),是一种特殊且有趣的翻译现象。对自译现象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丰富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有重要意义。自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各种翻译问题的处理、对翻译策略及技巧的选择运用,对普通译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他们提高翻译水平,从而产生更高质量的翻译作品。 自译者一般都是双语作家,这一要求决定了自译活动并不多见。中国优秀的自译作家有林语堂、萧乾、张爱玲、白先勇等。虽然国内已经不乏有关他们自译活动的研究,但大多研究都只关注到自译,甚少将自译与他译进行比较。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自译的最佳途径就是将自译与他译进行比较。这正是该论文的出发点。本文选取著名双语作家林语堂英文作品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的自译为例,将林语堂自译本与台湾译者宋碧云的译本进行比较,总结了林语堂的自译特点,并探讨了影响林语堂自译的各种因素。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总结出林语堂自译的三个主要特点:中文译文比英文原文更详细充实;译其原文大意而非字字对译;中文句式的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林语堂自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策略:释义、直译加注与自由增译。最后,论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林语堂自译的因素,包括英文写作的内容、译者的翻译观以及以读者对导向的翻译思想。 由于是翻译自己的作品,自译者比普通译者对原文有着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林语堂的自译在看似“不忠实”和“叛逆”的背后,实际上是最为忠实的翻译。不仅如此,由于其深厚的双语功底和中西文化造诣,林语堂的中文译文甚至超过英文原文。我们已经很难分清哪是原文,哪是译文。
【关键词】:林语堂 啼笑皆非 自译 他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0-13
  • 1.1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10-11
  • 1.2 Research Questions11
  • 1.3 Research Methods11
  •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1-13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13-20
  • 2.1 Definitions of Self-translation13-14
  • 2.2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14-17
  • 2.2.1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in the West14-15
  • 2.2.2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in China15-17
  • 2.3 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and Studies on It17-20
  • 2.3.1 Introduction to Lin Yutang's Early English Writings and His Self-translation of Them17-18
  • 2.3.2 Introduction to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 and Its Two Versions18-19
  • 2.3.3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20
  • Chapter 3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Lin Yutang's Self-translated Version and Song Biyun's Version20-38
  • 3.1 Comparisons Between Lin's and Song's Chinese Versions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20-30
  • 3.1.1 The Translation of Titles20-21
  • 3.1.2 Comparisons in Linguistic Aspect21-25
  • 3.1.3 Comparisons in Cultural Aspect25-30
  • 3.2 Features of Lin Yutang's Self-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30-34
  • 3.2.1 Chinese Version More Amplified than Its English Origin30-32
  • 3.2.2 Translating the General Idea Instead of Word-for-word Translation32-33
  • 3.2.3 Flexible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33-34
  • 3.3 Lin's Self-translation Strategies34-38
  • 3.3.1 Paraphrasing34-35
  • 3.3.2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35-36
  • 3.3.3 Free Addition36-38
  • Chapter 4 Factors Influencing Lin's Self-translation of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38-44
  • 4.1 The Content of the English Origin38-39
  • 4.2 Lin's Translation Criteria39-42
  • 4.2.1 Faithfulness40-41
  • 4.2.2 Fluency41
  • 4.2.3 Aesthetic Quality41-42
  • 4.3 Target-reader-oriented42-44
  • Conclusion44-46
  • References46-49
  • Appendix A 详细中文摘要49-52
  • Acknowledgements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志华;霍俊明;;自译:一种特殊形态的翻译——泰戈尔诗歌自译辨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范丽;;自译与翻译伦理——以张爱玲的《五四遗事》为个案[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陈蕙荃;;文学翻译中的自译研究——以林语堂《啼笑皆非》为个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4 吴玲玲,李丹;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褚东伟;;作家与译家的统一——对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英文原著”的个案研究[J];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周仕宝;林语堂的翻译观[J];外语学刊;2004年02期

7 李妙晴;;从“放纵式忠实”看张爱玲中英自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8 吴波;从自译看译者的任务——以《台北人》的翻译为个案[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9 王正仁,,高健;林语堂前期中文作品与其英文原本的关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10 北塔;;卞之琳诗歌的英文自译[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旷燕;变译在萧乾自译作品中的运用[D];中南大学;2007年

2 王思思;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比较萧乾的自译作品与他译作品[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阮广红;从接受美学视角看张爱玲《金锁记》自译本中的杂合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0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40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