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看《长恨歌》中意象的翻译
发布时间:2017-09-13 08:43
本文关键词:从文化角度看《长恨歌》中意象的翻译
【摘要】: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是汉语古典诗歌的灵魂,它折射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意象是构成诗歌作品最为基本的,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要素,而且对它们的理解和赏析在诗歌作品中往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可以说欣赏诗歌离不开对意象的分析。通过意象的塑造,诗人可以含蓄而鲜明的表现个人主观情感;可以使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在诗歌翻译中,对意象的解读与处理,是诗歌翻译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因此对意象的翻译成为诗歌翻译的关键所在,丧失了它就等于丧失了原诗的精华。因此如何译好诗歌中的意象是翻译诗歌首先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但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文化障碍是译者在翻译诗歌意象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分析意象的起源与发展、中西方对意象概念的不同界定以及文化的概念和对文化三个层次的划分。然后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和翻译诗歌意象出现的困难进行讨论。本文认为,翻译诗歌意象虽然存在诸多困难,但是是可译的。之后,本文以《长恨歌》中的意象进行研究,并将诗中的意象按照文化的三个层次划分为表层文化意象、中层文化意象以及深层文化意象。表层文化意象主要使用对意象的音译、意象保留和意象替换;在翻译中层文化意象中的数字意象时,对数字意象保留或者替换,而对于文化并行和文化缺省现象则分别使用文化移植和补偿方法;对于深层文化中根深蒂固在中国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传统概念等主要使用异化方法,以便让跟多的外国人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对于比较主观的审美观,归化可以使得译文读者更容易的看到原诗中的意象,从而不会出现困惑和不解。本文对《长恨歌》Fletcher的译文中出现的误译进行分析,指出翻译古典诗歌时译者一定要充分了解文化背景。 本文结论强调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文化的交流。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着深厚而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文化角度对意象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意象 《长恨歌》 文化 翻译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List of Tables7-8
- Contents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3
- 1.1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10-11
- 1.2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11
-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study11-13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on Image and Culture13-25
- 2.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image theory in Chinese poetic theory13-15
- 2.2 The classification of image15-20
- 2.3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image translation20-22
- 2.4 Studies of images in China22-23
- 2.5 Studies of images in the west23-25
- Chapter Three Images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nd Translating Difficulties25-43
- 3.1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25-29
- 3.1.1 Vagueness25-26
- 3.1.2 Subjectivity26-27
- 3.1.3 Symbolism27-28
- 3.1.4 Novelty28-29
- 3.2 Combination of images29-33
- 3.2.1 Juxtaposition30
- 3.2.2 Bound30-31
- 3.2.3 Superposition31-32
- 3.2.4 Fusion32-33
- 3.3 Translatability of poetic images33-34
- 3.4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poetic images34-43
- 3.4.1 Linguistic differences35-38
- 3.4.2 Cultural differences38-43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of Images in Chang Hen Ge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43-61
- 4.1 Introduction of Chang Hen Ge43-45
- 4.2 Images in Chang Hen Ge and their translations45
- 4.3 Translation of surface culture images45-49
- 4.3.1 Transliteration plus a generic word46-47
- 4.3.2 Preservation47-48
- 4.3.3 Substitution48-49
- 4.4 Translation of middle culture images49-56
- 4.4.1 Preservation and substitution of number images49-53
- 4.4.2 Transplantation53-54
- 4.4.3 Compensation54-56
- 4.5 Translation of deep culture images56-59
- 4.5.1 Foreignization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traditional concepts57-58
- 4.5.2 Domestication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58-59
- 4.6 Mistranslation in Fletcher's version59-61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1-63
- Bibliography63-65
- Acknowledgements65-66
- Publication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谦;庞德:中国诗的“发明者”[J];读书;2001年10期
2 刘爱华;秦洪武;;汉诗“象”与“意”的诗性关联及其英译处理[J];外国语言文学;2008年03期
3 李献芬;诗歌意象特征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戴玉群;论诗歌翻译中的文化交流——评《长恨歌》的两种译本[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靓;李延林;;“三美”原则在汉诗英译中的应用初探——以《长恨歌》的两译本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保红;意象与汉诗英译——以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一)英译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邢红平;;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对西方意象派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李莉;;从欠额翻译看《长恨歌》的典故翻译[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842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4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