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柏格森喜剧理论的中国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3:32

  本文关键词:柏格森喜剧理论的中国接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亨利·柏格森 喜剧理论 接受


【摘要】:喜剧是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而在中国,喜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并以理论术语形式出现,却是在二十世纪初。鸦片战争以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自身内敛式发展为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打破。在空前的社会危机和强烈的文化冲击之下,中国人开始了艰难的救亡图存和自我救赎。与此相随的是,中西思想文化前所未有的交流互融。于是,西方的喜剧作品、喜剧理论同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喜剧,就在这般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相遇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喜剧意识以“喜剧”术语的出现为标志,进入全新的理论化阶段,喜剧艺术作品亦繁荣开来。柏格森是对中国喜剧理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西方美学家。 全文共分五部分:1)绪论;2)柏格森喜剧理论的基本观点;3)柏格森喜剧理论在中国的接受语境;4)柏格森喜剧理论对中国喜剧理论建构的贡献;5)柏格森喜剧理论在当下的意义。 在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说明了本论文选题在现阶段国内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科研创新之处和本论文的价值所在。 第一章从本体论出发,梳理出柏格森如何将理智、直觉理论与本体论联系在一起,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思考。在分析中厘清了柏格森“生命哲学”之所指,这也是柏格森喜剧理论的逻辑前提。同时论述了柏格森喜剧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分析柏格森喜剧理论传入中国之时的社会思想背景和翻译、评介状况,具体从文化语境和理论语境两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三章阐述了柏格森对中国文论家、剧作家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喜剧理论系统化、理论化发展的贡献。探讨了中国接受与柏格森喜剧理论本身有所出入的一些理论点,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分析柏格森喜剧理论在中国由热转衰的原因和对外来思想文化接受的启示,同时挖掘柏格森喜剧理论在当下的意义。
【关键词】:亨利·柏格森 喜剧理论 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0.1 研究状况9-10
  • 0.2 选题的主要目的及意义10
  • 0.3 研究方法10-12
  • 1 柏格森喜剧理论的基本观点12-20
  • 1.1 柏格森喜剧理论的哲学基础12-15
  • 1.1.1 绵延与记忆12-13
  • 1.1.2 直觉主义认识论13-14
  • 1.1.3 自由与创造进化14-15
  • 1.2 柏格森喜剧理论的核心观点15-20
  • 1.2.1 反对定义喜剧16-17
  • 1.2.2 滑稽的发生17-18
  • 1.2.3 创作手法18-20
  • 2 柏格森喜剧理论的接受语境20-26
  • 2.1 柏格森喜剧理论传入的文化语境20-23
  • 2.1.1 喜剧理论之发展状况21-22
  • 2.1.2 喜剧创作之发展状况22-23
  • 2.2 柏格森喜剧理论的传入——柏格森热23-26
  • 2.2.1 关注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24
  • 2.2.2 柏格森笑论之翻译和评介24-26
  • 3 柏格森喜剧理论对中国喜剧理论建构的贡献26-36
  • 3.1 游戏说——朱光潜26-28
  • 3.1.1 喜剧理论的借鉴与转化26-27
  • 3.1.2 喜剧理论的建构与贡献27-28
  • 3.2 “马德兰小甜糕”——李健吾28-31
  • 3.2.1 回忆与创作28-29
  • 3.2.2 内在心灵与现实关注29-31
  • 3.3 “社会的急需”——熊佛西31-32
  • 3.4 机械说——张骏祥32-34
  • 3.4.1 基本理论观点32-33
  • 3.4.2 机械说33-34
  • 3.5 总结34-36
  • 4 柏格森喜剧理论在当下的意义36-41
  • 4.1 由早期中国接受研究所得的启发36-38
  • 4.2 柏格森喜剧理论的现实意义38-41
  • 结束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德诚,司有仑;柏格森生命本体论美学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解随观;;“义务”与“抱负”的二重奏[J];博览群书;2002年03期

3 李超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J];中国研究生;2009年02期

4 乔颖;;浅析福克纳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继承和发展[J];作家;2009年12期

5 严继光;法国大哲学家柏格森学说概略[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17年03期

6 张艳玲;评柏格森的直觉主义[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7 胡燕春;试论禅宗与柏格森的直觉思维[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孙志明;评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9 吴先伍;过去永恒真实——论柏格森的过去本体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丁存越;真情、理性与优雅——论丁西林的喜剧创作美学[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鹏飞;;梁启超对柏格森“绵延——直觉”说的接受与发展[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陈永标;;梁启超的学术思想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3 姚全兴;;梁启超与柏格森生命美学[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高宣扬;;重新评价柏格森及其对当代哲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创造的进化》发表100周年纪念[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王礼平;;差异与表象的毁灭——略论德勒兹与柏格森之间的渊源关系[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高瑞泉;;“新唯识论”与柏格森生命哲学[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7 姜义华;;孙中山思想发展学理上的重要准备——跋新发现的一份孙中山购书清单[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8 蔡震;;“我的诗便是我的生命”——关于生命哲学与郭沫若[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9 修倜;;“戏仿”的喜剧性动因与创造性建构——以中国当代影视喜剧为例[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大春;;从法国哲学看身体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命运[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制衡喜剧发展的四个理论问题[N];文艺报;2011年

2 柳鸣九;说说柏格森[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王礼平 浙江大学哲学系;柏格森:寻回“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编剧 徐健博;说来容易做来难[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万阕歌;春晚有奖征集笑料的“俯身”意义[N];工人日报;2011年

6 叶秀山;做哲学的辛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端木复;舞台喜剧热 还需冷思考[N];解放日报;2008年

8 武炳新;一位喜欢翻动石头的人[N];中国邮政报;2002年

9 高小立;军旅剧作家王宝社成功的秘诀是两个“潜心”[N];文艺报;2009年

10 李宛聪;《恋爱通告》:用电影讲述孤独与无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2 赵伟;时间与创造[D];复旦大学;2011年

3 王礼平;存在的呐喊[D];复旦大学;2005年

4 陈琳;温迪·华瑟斯汀女性意识喜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吴先伍;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黎红;“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D];南开大学;2003年

8 包国祥;时间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8年

9 丁可;艺舟双辑:理性与直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燕;柏格森喜剧理论的中国接受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张晶晶;柏格森历史观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田晋颖;绵延和生命[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文举;论柏格森的动态宗教观[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吴春晖;永不停息的脉动—柏格森绵延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刘畅;赵耀民喜剧创作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7 李昕欣;试论柏格森生命美学视域下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陈淑静;柏格森的时间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9 蒋希伟;国产情境喜剧《我爱我家》与《武林外传》的叙事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秦凤;柏格森生命美学与“五四”美学思潮[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3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53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2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