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研究的守界与跨界
本文关键词:艺术史研究的守界与跨界
【摘要】:通过图像理解历史,是艺术史作为一门学科的信仰与使命。识读图像背后的历史信息,研究者不仅需要通晓图像本身的语法,而且也要在图像与文字构建的学术共同体中获得对图像的通盘认知。这种内在规定性,决定了艺术史学科既要严守图像研究的进路,同时又要善于用跨学科的眼光审视和完善自身的研究。以李凇《中国道教美术史》为话语平台,分析图像文献与文字文献在跨学科语境中的角色与功用,并对图像与文字在历史研究中各自可能的陷阱进行了举偶分析,以期在艺术史研究中做到合理的守界与合法的跨界。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 艺术史 图像 文字 道教美术史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在当前跨学科研究语境中,将艺术史的界域当成话题讨论似乎是不酌时宜的。执拗并正视这个问题,是想提醒学者同仁,同时也问问我自己:作为一门学科,艺术史到底应该是何种形状?它的价值和合理性何在?又如何在学术实践中表征这种价值和合理性?若干年前,艺术社会史学者T.J.克拉克(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缪哲;以图证史的陷阱[J];读书;2005年02期
2 方闻,李维琨;为什么中国绘画是历史[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范景中;人文科学的危机和艺术史的前景[J];新美术;1999年01期
4 曹意强;图像与历史——哈斯克尔的艺术史观念和研究方法(二)[J];新美术;2000年01期
5 曹意强;“图像证史”——两个文化史经典实例[J];新美术;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子懿;;跨越边界的启示和思索——试论克鲁纳斯的物质文化研究[J];当代文坛;2008年04期
2 姜东昭;姜春雷;许彩霞;;方闻艺术史学概念及文化比较模式[J];东方论坛;2012年01期
3 沙武田;;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J];敦煌研究;2007年04期
4 邓菲;;图像与思想的互动——谈跨学科研究中的图像艺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张传官;;试论《急就篇》的新证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李于昆;;图像文化与当代美术教育[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陈琳;;图像证史之证解[J];东南学术;2013年02期
8 徐习文;;中西方学术比较视野下的中国艺术史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黄鹤;;图像证史——以文艺复兴时期女性的性别建构作为个案研究[J];世界历史;2012年02期
10 凌宇冰;专业与通识 科学与艺术[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小亮;;论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终结说的思想来源[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国文论的两轮[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祥民;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叶康宁;竞尚清雅:明代嘉万时期的书画消费[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平;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4 李杰;勒石与勾描—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5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君;从工匠到“神经”天才[D];四川大学;2006年
7 赵晨;汉代画像艺术的“叙事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刘耀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宋丙玲;北朝世俗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陈小亮;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与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燕;《占卜者》题材的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程传伟;视觉文化的历史和哲学探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晓红;钱选青绿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及其成因探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辛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图像中的女性婚礼服饰研究(1435-1609)[D];东华大学;2012年
5 孟春艳;自由的限度[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 蒋文博;毛泽东时代中国山水画的图像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于溟;唐代卷轴画中宫廷女性形象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郝青松;形式的流传与意义迁移[D];天津美术学院;2006年
9 姜春雷;对三种董其昌研究方法的浅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娜;从文本和图像看中国古代的“大人”观[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维诺;曹家样与杨子华风格[J];美术研究;198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川流;;中外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收获[J];齐鲁艺苑;2006年05期
2 王洪伟;刘军强;;艺术史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袁小华;李亚琴;;从西方艺术史研究模式看丹托“艺术终结”的悖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刘n;;艺术史研究的立场与方法探索——艺术史交叉研究带来的新思考[J];天府新论;2012年03期
5 段运冬;;艺术史研究的价值误区[J];中国美术馆;2013年01期
6 王天权;文化史视野观照下的《艺术史研究》[J];新美术;2000年02期
7 罗纳尔·德莱乌,贺慧玲;20~21世纪之交的艺术史[J];第欧根尼;2001年02期
8 成乔明;艺术史研究方法之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建群;性别关注——西方女性主义艺术史研究的新阶段[J];美术观察;2004年03期
10 刘文锁;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学记[J];西域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影村;社会艺术史研究的突破[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赵琪;科技创新加快艺术史研究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杨肖;开拓多元的民国艺术史研究[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平;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珩帮;对话与重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梁丽君;扎克斯尔艺术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承琳;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婧;艺术史研究的新视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3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6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