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定’文豪”到“寻找大师”
本文关键词:从“‘商定’文豪”到“寻找大师”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大师 杰作 莎士比亚 安娜·卡列尼娜 巴尔扎克 读者 文豪 当代文学 标志性建筑物 精神文化生活
【摘要】:正该怎样形容文学大师和他们的经典杰作在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呢?有人说莎士比亚犹如伦敦的大本钟,巴尔扎克犹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拿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来比喻大师杰作在读者心中无处不在的显目特征,"喻体"小了点,倒也凑合。我个人更喜欢借用《安娜·卡列尼娜》一段爱情描写来说明读者与大师杰作的关系。生性腼腆的"列文"跑到莫斯科一家溜冰场找他心仪已久、预备求婚但又害怕遭到拒绝的美少女基蒂,"他凭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文学大师 杰作 莎士比亚 安娜·卡列尼娜 巴尔扎克 读者 文豪 当代文学 标志性建筑物 精神文化生活
【分类号】:I06
【正文快照】: 该怎样形容文学大师和他们的经典杰作在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呢?有人说莎士比亚犹如伦敦的大本钟,巴尔扎克犹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拿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来比喻大师杰作在读者心中无处不在的显目特征,“喻体”小了点,倒也凑合。我个人更喜欢借用《安娜·卡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平;;新的认识和追求——谈《新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思想[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1年00期
2 李建军;;李建军专栏:回归本源 大师的缘故[J];小说评论;2007年04期
3 郑永慧;;傅雷译文的失误[J];书摘;2005年05期
4 ;批评的反思与建设[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4期
5 张佐娟;;美的创造 心灵的感悟——关于安娜与钟绿的形象塑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9期
6 杨智慧,张德厚,张雅安;论莎士比亚创作方法的多样性[J];学术交流;1997年06期
7 孙法理;;依然遗憾[J];出版广角;1997年01期
8 杜海莉;;巴尔扎克与福克纳叙事手法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9 易水寒;;梁实秋与《莎士比亚全集》[J];出版史料;2010年01期
10 邱紫华;莎士比亚的喜剧美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啸龙;;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叶辛;;城市和文学的关系[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3 顾祖钊;;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历史范畴的二重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先霈;;无“人”难成书——漫议性格塑造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5 韩振江;;无限延伸的铁轨——在9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中再谈作家与生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索晓海;;麦克白与仇虎的谋杀[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文初;;从拉斯蒂涅与七哥的比较看西方文学对方方的影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晓苏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定家;;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论略[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刘宗和;;大翻译家的艺术再创造——以评森鸥外的译作《即兴诗人》为中心[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媒介多样化与文学发展新动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江岳;文学的风骨[N];人民日报;2006年
3 彭定安;文学的三不朽精魂[N];辽宁日报;2008年
4 记者 蔡侗辰;北航艺术馆落成[N];光明日报;2006年
5 李溢;文艺作品与国家形象[N];人民日报;2009年
6 封秋昌;思想是作品的灵魂[N];文艺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夏斐;文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二)[N];杭州日报;2008年
8 裴毅然;“刺猬”与“狐狸”[N];光明日报;2009年
9 南开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 刘士聪;不拘一格培养文学翻译人才[N];中国艺术报;2010年
10 斐翔;西洋古籍正热拍中国古籍有“潜力”[N];西部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杜明业;詹姆逊的文学形式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曹连观;文艺伦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艾洁;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温年芳;系统中的戏剧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小鹏;莎士比亚翻译的文体学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成利;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朱生豪译《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何阳;翻译与改写[D];郑州大学;2005年
4 王凯;“悲”与“乐”的辩证统一:从一个角度比较李白和莎士比亚[D];西北大学;2001年
5 高晓丽;两位“致人性于全”的伟大作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梁娅;建构中的网络文学评判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松燕;杨周翰先生学术成就述评[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李淼;从《高老头》看傅雷的翻译风格[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杨彦;莎士比亚与赛撒尔的《暴风雨》中人物身份的后殖民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钱春花;从《毛泽东诗词》的翻译看译者的角色[D];东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85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88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