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反复隐喻同异合体的两翼孔见
发布时间:2021-09-08 19:31
隐喻已一跃成为认知语言学探索不可或缺的课题和领域,"认知隐喻学"呼之欲出。本文将原本属于传统修辞学范畴中的反复修辞格纳入认知隐喻学的理论框架,统筹规划并详细论证两者间的本质联系,并以此为契机提出"反复隐喻"的新概念。以此研判为基础,文章以汉英系统对比为出发点,考究两种不同语言表现出的异同点及其背后催生的经验现实主义和文化模型双轴动因。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反复表象下的隐喻深意
三、汉英反复隐喻的使用举隅
(一) 连续反复 (Immediate Repetition)
(二) 间隔反复 (Intermittent Repetition)
四、汉英反复隐喻的异同厘析
五、汉英反复隐喻的相似通达
六、汉英反复隐喻的分歧通幽
七、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话语中反复的语用学含义[J]. 梁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英汉语文形式互译策略——以“特殊反复”的翻译为例[J]. 邓伟英.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3]巧用反复,为演讲创造特殊效果[J]. 郑虹. 语文学刊. 2007(20)
本文编号:3391355
【文章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反复表象下的隐喻深意
三、汉英反复隐喻的使用举隅
(一) 连续反复 (Immediate Repetition)
(二) 间隔反复 (Intermittent Repetition)
四、汉英反复隐喻的异同厘析
五、汉英反复隐喻的相似通达
六、汉英反复隐喻的分歧通幽
七、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语话语中反复的语用学含义[J]. 梁旭.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2]英汉语文形式互译策略——以“特殊反复”的翻译为例[J]. 邓伟英.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3]巧用反复,为演讲创造特殊效果[J]. 郑虹. 语文学刊. 2007(20)
本文编号:3391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39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