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传播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9年
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传播研究
于柳
【摘要】: 本文旨在对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传播活动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以求引起学界、业界对它的关注。本文分四章来阐释中国大陆英文报纸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章主要介绍中国大陆英文报纸的发展现状;第二章从话语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报道的话语主体,以及文化差异对报道内容产生的影响,并且着重阐释了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报道中存在赞许性刻板印象的原因;第三章则分别从西方伦理学和文章的篇章结构入手分析了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评论具有的特点以及评论作者可以采取的策略;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中国大陆英文报纸的版面编排。笔者通过这四个部分的阐述基本对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传播活动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21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玲燕;试论中国地方英文媒体《上海日报》的国际传播[D];重庆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少华;;说服传播理论与新闻评论教学的距离[J];国际新闻界;2006年04期
2 彭菊华;祁涛;;论新闻的传播追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彭军辉;新闻评论写作与倾向性新闻之内在联系[J];理论月刊;2004年07期
4 邓榕,杨旭明;厚报时代报纸版面视觉冲击力的营造[J];新闻界;2004年06期
5 欧阳霞;;受众心理对新闻编排的影响[J];青年记者;2006年12期
6 简艺;全球环境中的中国对外传播[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赵振宇;;多重理论视野中的新闻评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9期
8 薛中军;把握受众的接受取向——美国新闻评论特征初探[J];新闻爱好者;2004年01期
9 魏明革;中美评论写作之比较[J];新闻爱好者;2004年01期
10 曾庆香;新闻话语中的原型沉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丽;;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唐勤泉;;论翻译的基本单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杜洪波;胡晓;;以身体部位隐喻为例论隐喻的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刘嘉伟;丛国巍;;廼贤诗歌意象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6 江加宏;英语词汇最新发展初探[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杨京宁,王琪;汉语新词新语词源探析及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刘国忠;隐喻与跨文化交际[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杨敏,万春;《雷雨》中的“雷雨”意象及其原型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胡河宁;;组织意象图式中的组织传播隐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红艳;;非范畴化视角下的多义性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婷玉;;原型理论在英语学习型词典释义中的应用——以《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第八版)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洪颖楠;;框架语义理论与近义词辨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娟;;环境意象与犯罪行为预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5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赵勇;;学者上电视与知识分子的缺席——以《百家讲坛》为例[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杨国萍;韩瑞;;英语委婉机制的认知探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8 任丽丽;;英语方位介词Up和Down的隐喻性扩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9 史茜;;英语重叠词的理据和认知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王丽军;;认知能力与语法[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俊;对《红楼梦》中称呼语的所指和意图的研究:认知语用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红梅;韩国语范围表达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周峰;“渔”行为与海明威[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谭瑾;现代汉语认知称谓词的隐喻及转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瑞芹;英汉多义词“手”的认知研究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启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魏潇;英国人的文化定势[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姗姗;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X是X”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佟庆;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看“ウツ”的多义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李明;论英语习语中的语言世界图景[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颖;CBI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彬;;世博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演化关系及其当代价值[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2 吴齐;;读者在心中——增强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传播力的有效途径[J];对外传播;2009年08期
3 ;中国元素是最大看点——“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世博会”专题调研结果[J];对外传播;2010年02期
4 贺潇潇;;聚焦世博拼实战——《上海日报》副总编辑吴正谈世博外宣[J];对外传播;2010年07期
5 婷婷;;THE Choice(正确的选择)——《上海日报》CEO Campaign创意实录[J];中国广告;2007年08期
6 ;接轨世博会 融入大上海——杭州借力《上海日报》开创英语外宣平台[J];对外传播;2010年05期
7 ;《上海日报》:从跨文化角度影响国际舆论[J];对外传播;2010年11期
8 张超;;跨区域整合 本土化传播——以北京奥运为契机提升对外英语传播有效性[J];新闻界;2007年03期
9 黄炼;;全球化学术探讨[J];社会科学动态;1999年12期
10 田智辉;;论新媒体语境下的国际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洪华;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芳芳;中国大陆英文报纸的对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娟娟;全球化条件下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西方意识形态传播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万生云;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1年02期
2 James W.Carey,李昕;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2年03期
3 张鸣雁;大报作派与标准化——获奖版面得失谈之四[J];青年记者;2004年07期
4 J·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社会学研究;1999年03期
5 王永洪;清官原型批判[J];文艺评论;1998年05期
6 赵振宇,张强;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J];新闻爱好者;2004年05期
7 杨兴锋;找准位置 及时顺变——由《南方日报》看党报的新定位[J];新闻战线;2005年04期
8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文苑;;新时期中国英文报纸发展策略探析[J];科技信息;2006年S2期
2 周本;;开罗唯一的英文报纸[J];中国记者;1989年05期
3 赵鸿义;;都市英文报纸的定位和内容设置[J];青年记者;2011年14期
4 姜建军;;第一张全国性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出版[J];新闻战线;1981年06期
5 杨洋;英文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点初探[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张翠;张玉川;;中国英文报纸的功能错位[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8期
7 ;全世界有多少种报纸?[J];新闻战线;1985年05期
8 白国良;;初升的上海之星——记上海英文星报[J];中国记者;1993年04期
9 萧新英;英文报纸中新闻标题的常见修辞手法[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吕怡然;;报纸将在平板电脑上变形转型?——ipad上的中国报纸以及初步阅读体验[J];新闻记者;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庆;;三点感想[A];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0年
2 李泉佃;吴亚宇;;剑走偏锋办双语——新形势下应对传媒竞争树立品牌报纸的几个思考[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卓南生;毛章清;;从“猪仔问题”报道看《香港船头货价纸》的编辑方针与定位[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葛文山;;高中学生报刊阅读中的词汇附带习得[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5 王文澜;;图文并重冯锡良[A];开创新闻摄影科学发展新境界——新中国新闻摄影60年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胡永宏;;从《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看日本在“闽变”中的态度[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苗建寅;;抗战时期宋庆龄对中美关系的推动和发展[A];宋庆龄与二十世纪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0年
8 张淑格;;对节目主持人选拔、管理使用的几点思考[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来鉴;;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彦华;[N];中华新闻报;2006年
2 杨新;[N];中华新闻报;2007年
3 鲁毅;[N];安徽经济报;2006年
4 ;[N];成都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维涛 赵婀娜;[N];人民日报;2010年
6 春平;[N];中国妇女报;2006年
7 王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9 《中国经济周刊》副主编 南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0 王英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韧;对英文报纸书评的评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睿睿;地方性英文报纸对外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金玉;跨文化传播环境下中国英文报纸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佳;我国英语报纸地方新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刘亚军;英文报纸作为英语专科生泛读材料的作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永强;借助英文报纸培养高中学生阅读策略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胡启华;中国日报营销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彭丽巍;中英经济新闻客观性语言特征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8 周珞;中英文化的对比修辞研究:中英文报纸评论的对比篇章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9 杨琼;培养初中生自主阅读英文报能力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少钦;试论中国大陆对外传播中的英文报刊[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陆英文报纸新闻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15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