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MeToo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为例,立足于中国本土女性主义的历史和逻辑,探讨在中国的场景之中,女性文化观念的媒介生成与社交媒介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与女性相关的文化观念进行了梳理。从历史的、知识的视角梳理国内外女性主义、性别观念的发展脉络。随后,对国内女性主义的媒介呈现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归纳与总结。我们发现,大部分对女性主义与传统媒介呈现上的分析会落脚到展现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对父权制的反映等方面。强调女性的温润气质与对家庭、社会的付出。而这些研究存在忽视女性主体性的问题。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女性主义在数字媒介上呈现出多元化、个人化的倾向。这种呈现,根本上说,是未经职业媒体人选择的,独立个体对性别关系的意见聚集。本文通过梳理MeToo运动中相关的言论与观点,总结出通过MeToo运动而展现出的女性意识、性别观念,及其在社交媒介上的特点。笔者通过大量搜集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关于MeToo运动的争论与评价,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发现争论的交集与分歧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一是这场在中国少见的女性反对性侵事件是否是一种失去理性与法律意识的事件?二是被性侵的女性是通过何种机制与心理参与进MeToo运动之中的?MeToo在中国的作用是怎样的?三是关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女性个人权利的探讨。这些观点的聚集与讨论展现出中国女性主义在社交媒介上的呈现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关注自身主体性,二是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三是多元观点的交汇与融合。本文认为,女性主义在社交媒体上的呈现特点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转变,在教育、职业、家庭等方面有了提升。另一方面,社交媒介的特性也在影响着女性个体的自我表达与女性群体之间的连结,从而影响着新的女性意识的媒介生成与传播。与此同时,人们对MeToo运动议题的讨论也丰富了社交媒介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中国MeToo运动的背景与过程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女性主义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女性主义与媒介关系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对女性性别的观念与认知
2.1 中国社会对女性性别的观念与认知
2.2 西方社会对女性性别的观念与认知
3 MeToo运动中对女性观念的媒介生成与特点
3.1 MeToo运动在中国的观点讨论
3.1.1 MeToo运动性质的界定
3.1.2 MeToo运动的机制与作用
3.1.3 运用法律手段反对性骚扰
3.2 从观点论争看女性性别观念的转变
3.2.1 女性自我意识的呈现
3.2.2 对法律与制度的探讨与行动
3.2.3 多元观点的交汇与国内外观点的融合与冲击
4 女性的社交媒介生成的原因分析
4.1 社会背景: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与话题跨国传播属性
4.1.1 国内背景: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
4.1.2 国际背景:MeToo运动的在全球范围的传播
4.2 社交媒介与女性主义媒介生成的关系
4.2.1 社交媒介环境的变化对女性主义媒介生成的影响
4.2.2 MeToo议题对社交媒介作用的补充与丰富
5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涛;;女性主义进行时——评荒林主编的《中国女性主义 12》[J];出版广角;2013年04期
2 鲍红;微笑的中国女性主义[J];出版参考;2004年31期
3 张礼艳;张晔;;黑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及批评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张礼艳;张晔;;黑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及批评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5 王雪盼;;21世纪视野中的中国女性主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李春燕;;从电影解析新中国女性主义的保守性[J];电影评介;2008年04期
7 武艳娟;;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小说主题演变[J];职大学报;2008年02期
8 何忠盛;;碰撞与融合——简论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的收获与困惑[J];当代文坛;2007年01期
9 刘玉华;;中国女性主义与女性美术初探[J];北方经贸;2011年12期
10 林川;;“缠足女性”调查研究对中国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启示——基于山东省沂源县缠足女性质性调查研究[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岫;女性的媒介生成:中国场景中的MeToo运动与社交媒介的关系性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徐晓;21世纪中国女性主义诗歌的美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杨斯舜;中国女性主义广告批评观的反思与重构[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张昊翔;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话语诉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盈盈;后现代影响下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研究与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钱晗颖;中国女性主义翻译中译者性别身份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6年
7 高红朴;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研究(2009-2013)[D];河北大学;2015年
8 尹德峰;他者话语的交汇[D];兰州大学;2007年
9 王萌;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研究赛珍珠《群芳庭》中的女性主义[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崔瑛恩;现代美术中的女性主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
2768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6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