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景观与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以七夕微信朋友圈为例
本文关键词:“朋友圈”景观与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以七夕微信朋友圈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嵌入人们的社交生活中。新媒体给了普通人表达的机会,微信朋友圈由此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景观。本文以七夕这个时间段的朋友圈为例,分析朋友圈中流行的自拍、休闲旅游、晒红包三大景观。并以德勒兹和加塔利分裂分析的视角,分析朋友圈景观对人们欲望的囚禁和解放。认为,新媒体景观在压抑、限制人的向度中,又包含了解放人的向度。人们最终通过精神分裂的方式摆脱景观中所内含的商品逻辑和社会强制。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景观社会 精神分裂分析 微信朋友圈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一、媒介时代的本质:被建构起来的景观(一)图像霸权的到来:基于传统媒介的景观社会德波指出,在当代社会中,“景观是人们自始至终相互联系的主导模式”。[1】《景观社会》成书于电视在西方社会普及的20世纪60年代,在德波看来,景观是一种建构起来的幻象,以各种不同的影像为其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扬;;为什么反俄狄浦斯——德勒兹和伽塔利论欲望的囚禁与解放[J];文艺研究;2013年01期
2 黄文前;;德勒兹和加塔利精神分裂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10期
3 王玮;邱鹏;;网络自拍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4 金元浦;消费欲望与消费符号[J];中国审计;2003年1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必峰;彭志翔;;“朋友圈”景观与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以七夕微信朋友圈为例[J];新闻界;2017年01期
2 张俊南;;自拍心理探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年12期
3 魏科召;;自拍现象的亚文化传播解读[J];新闻世界;2016年07期
4 彭梦;;当代大学生自拍行为特征及影响分析[J];科技视界;2016年10期
5 鲍高齐;;自媒体时代网络自拍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5年09期
6 郭肖;;女性网络自拍现象的文化意义解读[J];东南传播;2015年06期
7 李蓝蓝;;网络自拍现象下的人际交往[J];新闻世界;2015年03期
8 杨淑萍;;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J];教育科学;2014年02期
9 晋争;;人为什么喜欢自拍——自拍行为的宜家效应[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年04期
10 郑竹群;;欲望下的文本阅读[J];东南学术;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寅;;掘金微信朋友圈[J];中国报道;2014年02期
2 万立夫;;把朋友圈照片同步到新浪微博[J];电脑爱好者;2012年18期
3 杨柳;李思维;;微信朋友圈现象之微营销[J];中国传媒科技;2014年06期
4 ;冷眼看微信朋友圈销售[J];微电脑世界;2014年06期
5 郝洁;;“朋友圈”危机四伏[J];农家致富;2014年12期
6 徐钱立;;微信朋友圈——亲密关系的表演舞台[J];传媒评论;2014年05期
7 ;朋友圈分享视频也有技巧[J];微电脑世界;2014年08期
8 胡兵;;手把手教你如何在微信朋友圈提升档次[J];计算机与网络;2014年08期
9 李浩;;集赞有风险 点赞须谨慎[J];家庭科技;2014年06期
10 王苏薇;;探讨熟人对话空间的潜水现象——以朋友圈为例[J];新闻世界;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66万“培训饭”吃出什么“朋友圈”[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胡婕 本报记者 薛庆元;朋友圈变生意圈 微信购物难维权[N];中国消费者报;2014年
3 75260部队 刘文彦;“朋友圈”里有政治[N];解放军报;2014年
4 向炜;警惕“朋友圈”中的媚俗营销[N];人民日报;2014年
5 记者 聂超;微信“朋友圈”化身众筹平台[N];扬州日报;2014年
6 侯金亮;让父母加入“朋友圈”[N];重庆日报;2014年
7 张丹;警惕朋友圈成为传销温床[N];陕西日报;2014年
8 盛人云;别在朋友圈“胡诌” 让微信摆脱“微信”尴尬[N];上海法治报;2014年
9 宗宁文;微信朋友圈的生意经[N];企业家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孙阳;微信朋友圈现天价“招聘中介”,是骗局?[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广芝;熟人社会的隐喻与延伸[D];辽宁大学;2015年
2 唐金杰;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欧阳th茹;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照;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邓银华;微信朋友圈大学生用户信息分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唐诚;轻触即联的当下[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7 罗威;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8 徐东超;微信用户对朋友圈广告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陆佳楠;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食品安全类谣言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滕叶;自恋人格与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朋友圈”景观与现代人的精神分裂——以七夕微信朋友圈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4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