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被网红”的社会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5 04:21
本论文通过对两名“被网红者”的研究,运用PEI图片唤起访谈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认同”角度切入,对近几年网络上的“被网红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关照。研究发现,被网红主体在面临来自于传播媒介、围观者的消费与围观时,传统的社会认同受到冲击,被加之以双重身份的主体受到围观者的重新建构,且这种建构处在了一个完全被动的状态下并伴随着污名化。被网红主体用不同的行为方式抗拒着网红身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完成了从自我身份认同——围观者身份建构——被网红主体身份重塑的过程。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篇论文的选题开端、选题意义;并对创作主题与表现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第一章从“网红”、“被网红”、“社会认同”等概念入手,梳理了目前国内针对网红与“被网红”的研究,并对网红、被网红、社会认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归纳。通过梳理发现关于被网红的研究很少,大多数文献都集中在网红以及网红经济研究,很少有从社会认同角度的切入。第二章详细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操作方法,运用PEI图片唤起访谈法先后对两名研究对象进行了采访与观察。简述了操作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选择原因。第三章按照:自我身份认同——围观者身份建构——被网...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创作价值与意义
1.2.1 社会意义
1.2.2 对“被网红”主体的意义
1.2.3 对笔者的意义
1.3 创作主题
1.4 表现方式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红人
2.1.2 被网络红人
2.1.3 社会认同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被网红”研究综述
2.2.2 社会认同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
3.1 PEI图片唤起访谈法
3.2 操作方法
3.2.1 选定调查对象
3.2.2 网络民族志
3.2.3 撰写采访提纲、进行采访
3.2.4 整理采访内容
4.研究发现
4.1 “被网红”自我身份认同
4.2 被网红事件后主体的社会认同
4.2.1 围观动因分析
4.2.2 围观者对被网红主体的建构
4.2.3 是否接受网红身份?
4.3 主体的不认同
4.3.1 刻板印象与污名
4.3.2 呐喊与重塑
5.讨论
5.1 被网红主体的身份建设与重构
5.2 围观者社会认同是否更具有研究深度
5.3 内外群与社会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非虚构写作《被网住的网红》
附录二 :采访提纲
本文编号:3755696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创作价值与意义
1.2.1 社会意义
1.2.2 对“被网红”主体的意义
1.2.3 对笔者的意义
1.3 创作主题
1.4 表现方式
2.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红人
2.1.2 被网络红人
2.1.3 社会认同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被网红”研究综述
2.2.2 社会认同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
3.1 PEI图片唤起访谈法
3.2 操作方法
3.2.1 选定调查对象
3.2.2 网络民族志
3.2.3 撰写采访提纲、进行采访
3.2.4 整理采访内容
4.研究发现
4.1 “被网红”自我身份认同
4.2 被网红事件后主体的社会认同
4.2.1 围观动因分析
4.2.2 围观者对被网红主体的建构
4.2.3 是否接受网红身份?
4.3 主体的不认同
4.3.1 刻板印象与污名
4.3.2 呐喊与重塑
5.讨论
5.1 被网红主体的身份建设与重构
5.2 围观者社会认同是否更具有研究深度
5.3 内外群与社会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非虚构写作《被网住的网红》
附录二 :采访提纲
本文编号:3755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5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