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0 18:44
由于各个媒体所属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媒体的报道方式和角度也迥然相异;对同一个人物,不同的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和观点是不一样的。2011年12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的去世和朝鲜新一代领导人金正恩的出现,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注意。 本文以中国和韩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和韩联社对“金正恩”的报道为分析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对两家通讯社关于金正恩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了解他们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运用框架理论和SeolWonTai关于韩美峰会报道中呈现的韩美总统形象框架分析金正恩形象,从而总结出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形象塑造的优势和不足,研究表明,对于金正恩的报道反映了中国和韩国政府对于金正恩的态度和立场。 通过分析,发现新华社和韩联社关于金正恩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在报道的数量、消息来源、报道类型、报道的倾向性和报道主题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并且他们关于金正恩形象也建构起不同的框架:新华社主要建构的是最高领导人框架,而韩联社主要建构的是独裁型领导人框架,即新华社对金正恩的态度是正面的,而韩联社对金正恩的态度是负面的。造成...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 相关研究综述及创新性
第二章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对比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华社、韩联社
2.1.2 金正恩
2.2 样本抽取的原则和方法
2.3 类目编码
2.3.1 报道数量
2.3.2 消息来源
2.3.3 报道类型
2.3.4 报道的倾向性
2.3.5 报道主题
第三章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的对比分析
3.1 报道数量
3.2 消息来源
3.3 报道类型
3.4 报道的倾向性
3.5 报道主题
第四章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的评述
4.1 金正恩形象框架分析结果
4.2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的优势及不足
4.3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差异的成因分析
结语
一、提升新华#的国际话语权
二、对新华社、韩联社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5074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 相关研究综述及创新性
第二章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对比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华社、韩联社
2.1.2 金正恩
2.2 样本抽取的原则和方法
2.3 类目编码
2.3.1 报道数量
2.3.2 消息来源
2.3.3 报道类型
2.3.4 报道的倾向性
2.3.5 报道主题
第三章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的对比分析
3.1 报道数量
3.2 消息来源
3.3 报道类型
3.4 报道的倾向性
3.5 报道主题
第四章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的评述
4.1 金正恩形象框架分析结果
4.2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的优势及不足
4.3 新华社、韩联社对金正恩报道差异的成因分析
结语
一、提升新华#的国际话语权
二、对新华社、韩联社在报道内容和形式上的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50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795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