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文化主体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18 01:04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文化主体观基于对人的思考,考察不同媒介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塑造,探析如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引导人在媒介环境中成长,最终成为理想的主体。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文化主体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当主体作为媒介的使用者时,社会交往的需要与个体孤独感的刺激都会让主体在基于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使用媒介。媒介的使用因人而异,媒介的使用也因媒介而异,波兹曼设想寻求理想的媒介使用。当主体为媒介塑造时,媒介成了人们感觉器官的延伸,代人感受、了解世界,形成并支持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的媒体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波兹曼认为印刷媒介文化中的阅读活动能帮助主体塑造理性,形成逻辑与客观的思维能力;电子媒介文化却是主体感性狂欢的世界,娱乐取代了严肃的信息环境。当主体被媒介控制时,波兹曼认为这种控制实际上是一种媒介垄断。这种垄断是通过建立媒介依赖,然后既遮蔽又纵容来实现的。媒介逐渐垄断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垄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最终垄断主体的思想。在波兹曼看来,电子媒介技术的使用需要主体的深度参与,但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又会对主体产生影响。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娱乐成为主导价值,精英立场的贬抑也对波兹曼主体思想的形成产...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综述
0.1.1 国外研究现状
0.1.2 国内研究现状
0.2 关键概念
0.2.1 媒介文化
0.2.2 主体
0.2.3 媒介文化主体
0.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1章 波兹曼媒介文化主体观的内涵
1.1 媒介的使用者
1.1.1 媒介使用因人而异
1.1.2 媒介使用因媒介而异
1.1.3 理想的媒介使用
1.2 为媒介塑造者
1.2.1 信息的来源
1.2.2 观念的支撑
1.2.3 思维方式的形塑
1.3 被媒介控制者
1.3.1 媒介依赖
1.3.2 媒介遮蔽
1.3.3 媒介纵容
第2章 波兹曼媒介文化主体观的成因
2.1 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引发主体危机
2.1.1 快速传播的电子媒介
2.1.2 感官化传播的电子媒介
2.2 大众文化的兴起变革价值观念
2.2.1 娱乐成为主导价值
2.2.2 精英立场的贬抑
2.3 媒介环境学派的启发
2.3.1 反思媒介作用
2.3.2 关注人的境遇
第3章 波兹曼媒介文化主体观的反思
3.1 媒介深层影响的强调
3.1.1 媒介影响研究的进路
3.1.2 媒介文化的深层影响
3.2 建构性媒介文化主体观的探索
3.2.1 生成性的主体
3.2.2 媒介性的主体
3.3 理性媒介文化主体的推崇
3.3.1 印刷时代主体意义的确认
3.3.2 电子时代主体价值的启示
3.4 轻视主体媒介使用的能动性
3.4.1 学界对波兹曼的批判
3.4.2 在波兹曼和菲斯克之间寻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18364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综述
0.1.1 国外研究现状
0.1.2 国内研究现状
0.2 关键概念
0.2.1 媒介文化
0.2.2 主体
0.2.3 媒介文化主体
0.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1章 波兹曼媒介文化主体观的内涵
1.1 媒介的使用者
1.1.1 媒介使用因人而异
1.1.2 媒介使用因媒介而异
1.1.3 理想的媒介使用
1.2 为媒介塑造者
1.2.1 信息的来源
1.2.2 观念的支撑
1.2.3 思维方式的形塑
1.3 被媒介控制者
1.3.1 媒介依赖
1.3.2 媒介遮蔽
1.3.3 媒介纵容
第2章 波兹曼媒介文化主体观的成因
2.1 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引发主体危机
2.1.1 快速传播的电子媒介
2.1.2 感官化传播的电子媒介
2.2 大众文化的兴起变革价值观念
2.2.1 娱乐成为主导价值
2.2.2 精英立场的贬抑
2.3 媒介环境学派的启发
2.3.1 反思媒介作用
2.3.2 关注人的境遇
第3章 波兹曼媒介文化主体观的反思
3.1 媒介深层影响的强调
3.1.1 媒介影响研究的进路
3.1.2 媒介文化的深层影响
3.2 建构性媒介文化主体观的探索
3.2.1 生成性的主体
3.2.2 媒介性的主体
3.3 理性媒介文化主体的推崇
3.3.1 印刷时代主体意义的确认
3.3.2 电子时代主体价值的启示
3.4 轻视主体媒介使用的能动性
3.4.1 学界对波兹曼的批判
3.4.2 在波兹曼和菲斯克之间寻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18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1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