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农业媒体中农民话语表达现状与重构——以《农民日报》为例
发布时间:2024-02-13 22:4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三农”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日报》是党和国家服务、指导“三农”工作的专业新闻媒体,在全国农业新闻媒体中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运用利益、话语和规制等理论,结合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实地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农民日报》为例,对其新闻报道从内容特点和话语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其农民话语表达,并以此为据进一步探究当前国内农业媒体中的农民话语表达之现状、不足与对策。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一方面,党的“十八大”后,《农民日报》在报道内容上展现出的农民形象与农民实际情况大致相符,以“三农”内容为重点,报道案例典型、具有较高的普世性,其农业新闻报道大多符合农民实际需要,维护了农民利益诉求;在报道叙事上,涉及不同题材、领域的“三农”新闻,共同形塑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的变化。另一方面,《农民日报》在涉农报道中仍然存在若干不足,与现实农民需求存在一定的间距,主要表现为:报道上呈现明显的主题、地域失衡;不同主体的话语权失衡,农民利益诉求被遮蔽、被代言,农民成为新闻话语中的“缺席者”,等等。这些间距使《农民日报》的话语真实性受到农民质疑。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媒体中农民话语表达的...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设计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利益理论
2.2 话语理论
2.3 新闻媒体规制理论
3 农业媒体的内容和话语表达现状:以《农民日报》为个案
3.1 对《农民日报》的内容分析
3.2 对《农民日报》的话语分析
4 媒介话语表达与农民现实需求的间距:以《农民日报》为个案
4.1 目标:宣传与实用的间距
4.2 地域:偏向与平衡的间距
4.3 内容:引导与监督的间距
4.4 主体:他者与自我的间距
5 当前国内农业媒体中农民话语表达的重构
5.1 制度规制:强化服务、维护农民利益
5.2 内容规制: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话语权
5.3 主体培养: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和话语表达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97329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1.2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设计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利益理论
2.2 话语理论
2.3 新闻媒体规制理论
3 农业媒体的内容和话语表达现状:以《农民日报》为个案
3.1 对《农民日报》的内容分析
3.2 对《农民日报》的话语分析
4 媒介话语表达与农民现实需求的间距:以《农民日报》为个案
4.1 目标:宣传与实用的间距
4.2 地域:偏向与平衡的间距
4.3 内容:引导与监督的间距
4.4 主体:他者与自我的间距
5 当前国内农业媒体中农民话语表达的重构
5.1 制度规制:强化服务、维护农民利益
5.2 内容规制: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话语权
5.3 主体培养:提升农民媒介素养和话语表达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97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89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