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框架”在移动新媒体对外传播中的有效性考察
本文关键词:“受众框架”在移动新媒体对外传播中的有效性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方媒体给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舆论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其利用新闻框架建构出种种符合自身利益的媒介事实,影响、操控西方受众的认知;使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符码,在新闻客观主义的表征下影响西方受众的事件认知、判断、评论,从而形成西方受众对我国形象的刻板成见,大大影响了我国对外传播的有效性。移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播主体多元化,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内容,为扭转我国对外传播颓势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以考察我国移动新媒体的代表微博、微信在海外的使用情况为基础,以期为研究移动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效果提供基础支持。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关键词】: 框架理论 移动新媒体 对外传播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平台的日益完善拉近了传者与受者的距离,受众已不再是过去被动挨打的“靶子”,反而有更多的机会化身为新闻事件的传播者以及网络舆论的引导者。受众使用媒介也不再单纯地为了消遣、认同、警戒和做伴。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的传播环境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芳;;简析框架理论[J];青年记者;2008年17期
2 韩笑;;浅析框架理论下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J];新闻传播;2011年11期
3 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年09期
4 王念;;框架理论在“袁厉害事件”报道中的应用[J];新闻世界;2013年07期
5 王卓;武文颖;;基于框架理论下的国庆60年阅兵中外报道比较研究[J];东南传播;2009年12期
6 詹莉波;;框架理论下的电视调解类节目解读[J];东南传播;2013年10期
7 张国文;;基于框架理论的中外报道比较研究——以第十二届香会为例[J];学理论;2014年04期
8 罗坤瑾;;框架理论下“少数民族”议题的媒介呈现[J];当代传播;2012年05期
9 张楠;从框架理论看国内媒体对“非典型肺炎”的报道[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夏雯;;上海媒体如何呈现大学生形象——框架理论的视角[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婵;基于框架理论的中美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2 邵宁宁;框架理论视角下的马航失联报道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3 李昊楠;框架理论视角下的同性恋新闻报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迟呈凌;框架理论视角下探析《诗经》翻译中的框架操作[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6年
5 赵萱;框架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要素翻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6 黄伍和;框架理论视角下借助图片和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行动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7 刘雅芬;基于框架理论的英汉数字习语研究与翻译[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卓;框架理论下中西媒体国庆60年报道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柳;框架理论下英汉数字习语中数字框架对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10 罗翠珠;基于框架理论的职中商业英语翻译教学的实验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受众框架”在移动新媒体对外传播中的有效性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94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