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理论下的“神舟号系列”报道分析——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
发布时间:2024-06-02 10:46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50年的峥嵘岁月,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令民族自豪的成就。从神舟一号诞生到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神舟飞船代代出新,一次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本文运过框架理论的视角对中国《人民日报》和美国《纽约时报》的“神舟号系列”报道进行质性和量化的分析,总结出中美两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神舟号系列”的报道框架,并探讨了两个不同框架形成的背后影响因素。本文运用臧国仁的高中低层次框架结构作为理论基础,从两份报纸的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消息来源和话语修辞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不同媒体的报道框架特点。本文认为,《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的官方报纸,大手笔、多角度地报道了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塑造了一个日益强大、以和平为己任、欣欣向荣的民族形象。《纽约时报》作为美国第一大报,一方面如实地报道了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领域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又故意为中国的航天进步蒙上霸权、军事的色彩,在看似客观真实的报道中隐藏着歪曲与偏见,负面倾向明显。通过纵向比较整个“神舟号系列”的报道还发现了《纽约时报》逐渐将负面态度隐藏在新闻背景的介绍之中,总体上负面态度减弱,这也说明了美国逐渐正...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87186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框架的中层结构简图
基于框架理论下的“神舟号系列”报道分析---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等环节构成。其中,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属于主要事件发生前后的时间变项,而归因与评估则可谓是主要事件的缘由与评断。媒体框架中主要事件即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图4习近平问候神舟十一号工作人员
基于框架理论下的“神舟号系列”报道分析---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Astronauts)的人物通讯,主角是中国首位飞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刘洋。除此之外,《纽约时报》还刊登了5则评论,然而通过研究发现,这些评论多为批评性或负面报道,集中在神五神六的发射时期。如2007....
本文编号:3987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98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