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微信中的社会交往关系考察

发布时间:2017-05-28 22:10

  本文关键词:微信中的社会交往关系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微信数据平台研究报告》显示,截止至第一季度,微信已覆盖中国大陆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换言之,在我国,每天有近一半的人口通过微信与朋友交往、获取咨询、分享经验。活跃于智能手机上的这一小小的软件程式,正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成为数字化时代人们社会交往最重要的媒介工具。然而,诚如加拿大传播怪杰麦克卢汉所言“媒介即讯息”,媒介工具在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无限动力的同时也以某种“隐形”的特征改造着人类本身。作为网络时代社交产品的集大成者,微信不仅开创了以“技术建构关系”的先河,更以其层层嵌套的产品设计逻辑,改写了新媒体时代社会交往关系的说明书。在本文的绪论中,笔者详细回顾了微信的发展历程,通过文献检索等形式,着重介绍了社会交往理论发展和现阶段微信研究在学界所取得的成果,并确定了以媒介为切入点,剖析社会交往关系的研究侧重。第二章为社会交往理论批判部分。按照理论高度,依次梳理了麦克卢汉、哈贝马斯、米德、马克思关于社会交往的基本观点。麦克卢汉着眼于人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哈贝马斯和米德则分别从语言和符号层面解析了社会交往在个人自我意识和群体认同中的主体作用。马克思首先将交往置于需求与生产的合力中,肯定了人类精神交往对世界民族交往的直接促进作用,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交往联通个人和社会的实质内涵,为我们全面理解社会交往行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文章的三、四章中,笔者分析了网络社会交往与传统交往关系的不同,提出了流通性、自发性和泛娱乐性三大现实特征,并详细梳理了微信中社交关系的转向与变化。最后,笔者以马克思的社交理论为依托,将关注的焦点投放到媒介技术背景下人的全面交往关系中,分析由技术带给人们的,追寻更全面交往关系的机会与可能。笔者相信,关于人类社交关系变革的议题,始于媒介,却不囿于媒介,借助技术的推力,我们终将迎来更广阔的交往天地。
【关键词】:社会交往 微信 媒介 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0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1-12
  • 1.2 研究基本内容及方法12-16
  • 1.2.1 研究内容12-16
  • 1.2.2 论文研究方法16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性16-17
  • 第2章 社会交往理论的建构与批判17-28
  • 2.1 麦克卢汉的社会交往观17-19
  • 2.1.1 冷、热媒介之再析17-18
  • 2.1.2 社会神经叠加——媒介即人的延伸18-19
  • 2.1.3 重返地球村——非集中化部落19
  • 2.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研究19-21
  • 2.2.1 交往联通世界19-20
  • 2.2.2 理解是交往的本质20
  • 2.2.3 语言是理解的钥匙20-21
  • 2.3 米德与符号互动理论21-24
  • 2.3.1 交往工具:以符号进行逻辑预演22
  • 2.3.2 交往行为:主客我间的激烈互博22-23
  • 2.3.3 交往过程:自发规避风险的选择性行为23-24
  • 2.4 马克思对社会交往理论的全景式建构24-26
  • 2.4.1 需求与交往合力——社会交往的广阔内核24-25
  • 2.4.2 人是关系的总和——交往连接社会与个人25
  • 2.4.3 精神交往——从全面占有的对象中获取满足25-26
  • 2.5 社会交往理论的梳理与继承26-28
  • 第3章 网络时代交往关系的变革28-33
  • 3.1 网络社交基本特点:弱连结逆袭28-29
  • 3.2 “流通性”——溶解交往过程中的信息血栓29-30
  • 3.3 “自发性”——群体自主聚合提升沟通效率30-31
  • 3.4 “泛娱乐性”——以浅性围观取代深度思考31-33
  • 第4章 微信的媒介属性及社交关系新特点33-39
  • 4.1 微信的媒介属性33-37
  • 4.1.1 以智能机为载体——培养形成短平快阅读习惯34-35
  • 4.1.2 实时性社交软件——刺激产生大量社交冗余35-36
  • 4.1.3 “高保真”传播环境——个体交往意愿被弱化36
  • 4.1.4 媒介读心术——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产品36-37
  • 4.2 “半隐匿”环境中社交关系新特点37-39
  • 4.2.1 以技术功能培养社交习惯37
  • 4.2.2 交往范围:微型“湿润”交往圈37-38
  • 4.2.3 交往方式:“线上”反补“线下”38-39
  • 第5章 微信中社会交往的转向性39-45
  • 5.1 交往来源间接化39-40
  • 5.2 交往群体标签化40
  • 5.3 交往内容“单薄化”40-41
  • 5.4 交往关系嵌套化41-43
  • 5.5 市场引领技术:微信中不均衡交往的矫治43-45
  • 第6章 媒介技术背景下人的全面交往可能45-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1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涛;;广州地区非洲人的社会交往关系及其行动逻辑[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淑梅;;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贵州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贵和”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贵州日报;2005年

2 陇 夫;欢迎“外行”说法律[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记者张清俐 张杰;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湖南中医学院教授 周贻谋;孤独:健康的大敌[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朔;微信中的社会交往关系考察[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微信中的社会交往关系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03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