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23 12:04

  本文关键词:中美外交新闻议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上海交通大学》 2013年

中美外交新闻议程比较研究

王玮  

【摘要】:外交新闻作为一国进行国际政治传播的一种载体,是对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国际传播的角度来看,外交新闻是一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活动等对外政治信息经由他国媒体进行解读和报道而生成的信息;从外交角度来看,是政治信息的跨国传播,属于国际政治传播的范畴。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外交信息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和战略安全。尤其是现阶段中国加强国际政治影响力,建构负责任大国形象的关键时期,谋求国际政治传播效果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以国家外交部门发布的外交信息为研究对象,研究中美两国外交新闻的发布机制、传播机制,同时对美国在国际政治传播中已趋于成熟的媒体公关制度进行分析和借鉴,以期为中国外交部门的发言人进行新闻发布并提升传播效果提出策略框架,深化中国对外传播战略研究。 本文从信息传播角度,在议程设置理论框架内,从“外交发言人议程”和“媒介议程”对中美两国的外交新闻传播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对2009年9月-2012年8月,共计36个月中,中美两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的发言,以及人民网、纽约时报网上发表的对美、中两国外交发言人发言的新闻报道进行文本抽样和统计,建立发言人发言议程数据库和媒体引用发言的媒介议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基本信息、内容、态度等细分变量统计,通过SPSS检测,系统研究两国的外交信息在发言人议程设置和对方国家的媒介议程设置两方面的现状及差异。 在呈现现象和分析原因之后,本文最后从国际政治传播机制建构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我国外交新闻发布的策略建议,首先是议程设置,具体是外交信息内容设置和外交态度设置;第二是政府对国际媒介的议程设置,具体为使发言人议程更多地影响和建构国际媒体的议程;第三是我国对于西方媒体的监测反馈以及网络化传播。我国政府需要积极地通过“创造性介入”建构“主动有效的效果模式”,从议程设置、媒介公关、监测与网络化三阶段提升中国外交议题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1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正林;;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与特征[J];今传媒;2006年01期

2 王吉;;国际政治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初探[J];法制与经济;2006年04期

3 刘振华;;大国责任与中国的国家利益[J];法制与社会;2009年15期

4 张新华;信息时代国际政治的演变趋势[J];国际观察;1998年03期

5 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年03期

6 肖燕雄,尹熙;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存续前提[J];国际新闻界;2004年03期

7 门洪华;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变[J];教学与研究;2005年04期

8 赵可金;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4期

9 门洪华;;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07期

10 赵启正;努力建设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J];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超,张魁中;中国的公众外交[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储新宇;美国总统与国会争夺外交主导权的根源及实质[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于化民;;“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J];安徽史学;2007年05期

4 赖凡;;论英国衰落之福利因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王耀廷,王伟;试论江泽民的“大学外交”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江雪茹;世界多样性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深层联系解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阎婷;;浅谈对电视新闻中声画关系的认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8 单福东,余谦;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外贸政策的成因及其历史借鉴[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9 曹军英;;论方文山歌词中的文化意蕴[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李平民;全球化与伊斯兰复兴运动[J];阿拉伯世界;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论展示艺术中信息的有效传播[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李蓓;;网络传播与博物馆观众视角[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有洪;杨希;李兰枝;;高校留学生安全问题对策研究[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4 常悦珠;陈慧;;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阶段研究[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5 姚政邑;石千里;;国内高校广告实验室建设的比较研究[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姚政邑;石千里;;国内高校广告实验室建设比较研究[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7 陳國明;;全球化社会的新媒体与文化认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牛可;;早期冷战中美国的国家建设[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9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10 周步恒;;衡量广播媒体实力之杠杆——论节目评估体系[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慧;冀北地区“漫瀚调”演唱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王洋;马英九上台前后美国主流媒体涉台报道的舆论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徐冉;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尚志远;西方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立宾;“圈外”的“另类”:《纽约时报》涉华军事报道中的我军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徐帅;德国对外发展援助的历史与现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吴玲;文化全球化影响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及发展之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付红丽;从新闻编译研究看我国英语新闻网站的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家祥;邓小平的历史时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骆正林;;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与特征[J];今传媒;2006年01期

3 刘颖;;法国媒体报道中的西藏印象——以法国《世界报》为例[J];中国藏学;2006年04期

4 王贵斌,陈敏直;文化规范与新闻框架[J];当代传播;2005年03期

5 刘华秋;邓小平与新时期的中国外交[J];党的文献;2004年05期

6 吕晓莉;;“中国责任论”语境下“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浅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4期

7 丁伟祥;德国报业发展历史简介和现状[J];德国研究;1998年01期

8 郭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传播媒体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对外传播;2008年11期

9 焦兵;中国外交新思维: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10 谢柯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润忠;[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猛;福柯话语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4年

2 严怡宁;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如;;我国对外传播的对策探讨[J];青年记者;2008年23期

2 汤仙月;;我国对外传播困境及发展态势分析[J];新闻世界;2010年08期

3 刘滢;吴长伟;;让世界听到看到中国[J];中国记者;2006年12期

4 刘小燕;;政府对外传播表现形态及两种舆论状态[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5 刘亚萍;;电视“纪实”——一种对外传播的良好语言[J];视听纵横;2011年03期

6 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政治传播及传媒影响力[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陆地,高菲;如何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振华;;硬件与软件 心态与语态[J];电视研究;2009年08期

9 刘国强;;跨国传播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新闻战线;2009年04期

10 张毓强;尚京华;唐艾华;;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J];当代传播;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心颖;;首都危机事件国际传播的有效控制[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2 汤仙月;;我国对外传播的演变态势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利涛;刘庆;;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力丹;邓力;;论延安《解放日报》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A];新闻学论集(第19辑)[C];2007年

5 张咏华;;试析2005年中国的国际传播研究——以若干新闻传播学刊物为例[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咏华;李莉;;“公民新闻事业”现象及其对国际传播的潜在影响——以“独立传媒中心”网站群集为例[A];新闻学论集(第19辑)[C];2007年

7 刘雅媚;郭强;;武术国际传播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其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韩娜;;应对外媒从“电波到比特”战略转型的新媒体策略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振勇;郭志禹;;武术运动国际传播发展理念新探索——身体文化的互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文韬 实习记者 乔伊蕾;[N];湖南日报;2010年

2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金志茹;[N];光明日报;2010年

3 记者 韩晓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记者 杜军玲;[N];人民政协报;2008年

5 任孟山;[N];华夏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帅弋 柯士雨;[N];贵阳日报;2010年

7 记者沙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新华社副社长 周锡生;[N];中华新闻报;2008年

9 明安香;[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记者 刘菊花;[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邱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史友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D];河南大学;2013年

4 董海涛;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刘志成;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王爱玲;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帆;在华外国人的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李仲天;全球传播语境中的国际舆论调控[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中美外交新闻议程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任琳;从汉语言国际传播看中国软实力的提升[D];辽宁大学;2011年

3 胡南;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中国软权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吴玲燕;试论中国地方英文媒体《上海日报》的国际传播[D];重庆大学;2011年

5 杨亮;从媒介战略管理视角看央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D];河北大学;2013年

6 吉广荣;汉语大众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D];郑州大学;2012年

7 张冀;对外传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D];湖南大学;2011年

8 张楠;微博对政治传播的影响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双丽;政治传播视野下的“网络问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段艺琳;央视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外交新闻议程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48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