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大数据时代媒介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9 12:02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媒介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4年

大数据时代媒介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研究

王国鹏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对包括新闻传播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产生重大变革。但是,目前国内学界对于大数据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对于大数据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纵观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大数据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要么是在全社会的宏观角度分析大数据带来的变化,并没有针对新闻传播领域做专门的分析;要么是在新闻传播领域某一个理论或某一次实践的应用层面,做一点预测性的分析,缺乏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因此目前国内在新闻传播学领域,对大数据技术及大数据应用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框架。 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将大数据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与新闻传播领域的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大数据技术下新闻媒介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探求大数据时代媒介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文章从新闻媒介的理念、新闻的生产方式、受众与广告、社会舆论、数据的准确性、社会性、有效性、公平性,新闻的价值标准、媒介生存环境、技术和人力等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力求实现全面、客观、综合的把握大数据时代媒介的变革与应对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目前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大数据时代使新闻从业人员从思想上树立了“数据为主、服务为王”的理念;从新闻生产的三个阶段(新闻信息采集、人机协作报道、数据新闻呈现)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进而变革了传统意义上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重塑新闻质量标杆。在与媒介相对应的受众角度,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对受众的数据化分析,提升了受众的反馈价值;并在品牌推广方面实现了广告的精准定位,力求找到用户的需求交叉点。大数据技术对媒介环境的变革,还要求媒介搭建互动信息平台,加速媒介转型,寻求跨界合作,并培养数据专业人才,改善组织机构,为充分发掘大数据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在拥抱大数据所带来的变革与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数据的弊端和缺陷,力求在今后的发展中予以弥补。无论是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还是在社会层面、法律层面,大数据在变革媒介环境的同时,也给新闻媒体带来了很多挑战。相关而非因果的思维模式,使大数据更多的应用于媒介与商业相关的部分,而难以应用于深度报道;对新闻价值的评判也因为数据新闻缺乏社会性和人文关怀而大打折扣。由于大数据技术总是将现实问题简单化、机械化、实验室化,忽略了受众的能动性和现实的偶然性,这些变量会使数据分析的结果缺乏准确性、有效性。对消费和商业利益的追求,使大数据在媒介生产过程中片面追逐受众喜好,放弃了社会性和人文关怀,背离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职责,削弱了媒体引导舆论和议题设置的能力。技术和人才上的缺乏,迫使新闻媒体无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只得在时效性和深刻性之间选择折中的方法。媒体还要防止大数据时代形成数据垄断、数据独裁的局面,尽量突出自身优势,防止同质化、单一化和肤浅化新闻的出现,同时还应加强与社会其他领域在隐私保护、能源消耗、数据管控等方面的合作。总之,大数据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媒体不应该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回避或抵制,反而应该擦亮双眼、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共同营造出更加美好的媒介环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21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凡斌;;大数据对媒体经营管理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02期

2 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年01期

3 王斌;;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J];编辑之友;2013年06期

4 曾凡斌;;大数据:一场管理革命[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01期

5 赵晶;徐喆;;大数据时代: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今传媒;2013年09期

6 付玉辉;;大数据思维与新媒体演进[J];中国传媒科技;2013年11期

7 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资源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07期

8 王成文;;信息权力结构的演变与大数据时代的“编辑智能论”[J];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06期

9 刘建明;;“大数据”的迷思与新闻媒体的应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07期

10 李彪;;大数据视域下社会舆情研究的新境界[J];编辑之友;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玉辉;蒋姣丽;;大数据背景: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数据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15期

2 李满意;;大数据安全[J];保密科学技术;2012年09期

3 黄晓斌;钟辉新;;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的创新与发展[J];图书与情报;2012年06期

4 李冯筱;罗高松;;NoSQL理论体系及应用[J];电信科学;2012年12期

5 陈力丹;李志敏;;2012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10个新鲜话题[J];当代传播;2013年01期

6 成静静;喻朝新;;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统一分析平台研究与设计[J];广东通信技术;2013年01期

7 崔聪聪;;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与电子商务生态化治理[J];创新;2013年02期

8 陈云海;黄兰秋;;大数据处理对电子商务的影响研究[J];电信科学;2013年03期

9 康波;刘胜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互联网业务用户体验管理[J];电信科学;2013年03期

10 喻国明;何睿;;大数据时代传媒经济研究框架及工具的演化——2012年我国传媒经济研究文献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津津;郜新鑫;付建俐;;基于业务元数据标准化的金融财经数据仓库及服务系统架构探讨[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2年学术年会、五届四次理事会暨第六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的“人才奖”和“优秀论文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周为钢;杨良怀;潘建;郑申俊;沈贝伦;沈俊青;;论智能交通大数据处理平台之构建[A];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石磊;;数据驱动新闻的制约与挑战[A];媒介化社会的社会文明建构——第四届“华中地区研究生新闻传播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3年

4 李文彬;陈金鹰;;“大数据”应用技术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乔向杰;;基于大数据的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模式研究[A];北京两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3年

6 祁昊颖;;大数据时代电信运营商文件系统新思考[A];2013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新进展论文集[C];2014年

7 谭胜淋;陈曦;;大数据的标准化研究[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包磊;罗兵;孙越林;;大数据时代的态势评估技术思考[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9 尹素格;王健;张桂刚;杨宏斌;王世军;;大数据技术在精确空投系统中的应用[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兰秋;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何文娜;大数据时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地质信息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龙健;政府基础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4 王锋;基于粒化机理的粗糙特征选择高效算法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5 刘灿由;电子海图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6 王金宝;云计算系统中索引与查询处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韩晶;大数据服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8 李韧;基于Hadoop的大规模语义Web本体数据查询与推理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冷亚军;协同过滤技术及其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韩海雯;MapReduce计算任务调度的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永超;品牌服装企划系统中的产品预测系统架构设计[D];东华大学;2012年

2 沈姝;NoSQL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周俊;基于头型冲击器的行人头部保护研究及其局限性探讨[D];湖南大学;2012年

4 何伟岗;基于HBase的多决策反馈式计算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熊良;支持语义关联的组合服务选择机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黎飞君;Antnest:一种支持多计算模型的分布式计算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卓安;基于P2P可伸缩架构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12年

8 周俊清;基于Hadoop平台的分布式任务调度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王宇静;转企改制下能源类行业报发展策略探讨[D];南京大学;2013年

10 张代放;洁客购物网社会媒体营销策略[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10中国传媒创新报告课题组;;2010中国传媒创新报告[J];传媒;2011年02期

2 陈忠海;韩双;;中韩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比较及其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背景下消费行为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J];广告研究(理论版);2006年02期

4 罗自文;;新型“村落”的崛起:媒介社区的内涵与本质[J];国际新闻界;2011年10期

5 官建文;刘振兴;刘扬;;国内外主要互联网公司大数据布局与应用比较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7期

6 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年01期

7 周傲英;金澈清;王国仁;李建中;;不确定性数据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9年01期

8 高明;金澈清;王晓玲;田秀霞;周傲英;;数据世系管理技术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10年03期

9 王珊;王会举;覃雄派;周烜;;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1年10期

10 程学旗;郭嘉丰;靳小龙;;网络信息的检索与挖掘回顾[J];中文信息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所;[N];中国电子报;2012年

2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张林;[N];光明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张意轩 于洋;[N];人民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伟;胡纬华;吕继红;;人际竞争情报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01期

2 沈涛;刘锦钢;;当前政策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东南传播;2010年06期

3 李学良,金虹;网络病毒机理与防治策略[J];计算机与网络;2004年22期

4 钱语眉;;网络语言的传播[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俞立平;;信息资源与知识传播处理机制的构建及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12期

6 成艳梅;周末;滕忠顺;;地方党报传播机制优化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柯贵幸;迟毓凯;王波;;非常时期网络谣言的传播机制和应对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1期

8 陈万怀;;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制及控制分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邸敬存;;流言是如何“被真实”的?——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报道中“封口门”形成传播机制浅析[J];当代小说(下);2011年01期

10 伍叶;罗国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下遭遇的困境及路径探索[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忠婉;;昆虫对微生物的传播机制[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2 何琦;;媒介昆虫对疟原虫的传播机制[A];中国昆虫学会1962年学术讨论会会刊[C];1962年

3 马玉媛;颜奇坡;叶小丽;章金刚;;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跨种传播机制及其潜在致病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培来;;建立科技新闻的“快餐”传播机制[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杜小幸;俞红娣;俞云松;陈亚岗;李兰娟;;新的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IMI-3传播机制研究[A];2005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王彦碧;;隔离大功率电磁辐射可行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敏;丁永生;胡良剑;;一类艾滋病传播趋势预测的随机模型及其风险分析[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沈建国;;钻孔中声波纵、横波速度测量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少峰;;低纬P_c3地磁脉动的多台研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10 张碧星;王克协;;声波测井中的横波双折射[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侯静;[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曹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蔡若愚 本报实习生 李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张光森;[N];金融时报;2007年

5 张国圣 采写;[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陈尧;[N];解放日报;2003年

7 滨州市市区国税局局长 李锋;[N];联合日报;2005年

8 张荔子;[N];健康报;2005年

9 刘阳;[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忠霞 沈敏、凌朔;[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2 刘志成;中国共产党政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宋黎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陈师;中国经济波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徐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郭超海;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牟瑞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8 张运凯;网络蠕虫传播与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姜秀虹;肠杆菌科细菌质粒介导的AmpC β-内酰胺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王长广;无线环境下恶意程序的传播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龙;营销性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及发展态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孔大为;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传播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左晓娜;微博的传播机制及影响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许星;微博外交的传播机制、特点及效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李阳;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卢江南;草根之魅:新浪微博在“乌坎事件”中的传播机制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7 李皋阳;论网络时代的科技传播机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鑫;我国公共政策传播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张钰雪;新浪微博传播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国鹏;大数据时代媒介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媒介生产方式和传播机制的变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73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d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