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的相关遗传学因素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自然流产的相关遗传学因素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自然流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医学领域的重要话题。随着遗传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流产的遗传因素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自然流产的相关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经总结发现目前自然流产研究仍中存在一些分歧和不足,因此,自然流产的具体发病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中心;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妇科;
【关键词】: 自然流产 染色体 基因 转录组学 蛋白组学
【分类号】:R714.21;R394
【正文快照】: 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 or miscarriage)通常定义为在没有采取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胚胎从母体宫腔内自然丢失。然而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自然流产的妊娠时限有着不同的标准。在美国、澳大利亚,以怀孕20 w以前且胎儿重量低于500 g以下(WHO1977年标准)为标准[1];欧洲则为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小明;;自然流产并非憾事[J];科学与文化;1995年01期
2 侯南英,杨建华;一例t(2;14)致自然流产报告[J];遗传;2000年05期
3 ;女性警惕自然流产的危险期[J];科学大观园;2009年05期
4 张宏英,余达贤;200对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分析[J];广州医药;1994年05期
5 张春花;王文第;;经皮内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护理配合[J];甘肃科技;2013年13期
6 曲鸥,韩维田,孙晓玲,宋玉兰;294对自然流产夫妇的染色体分析[J];遗传;1994年02期
7 任平,严新民,杨燕,高健梅,刘晓霞;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自然流产组织中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年04期
8 李永全,潘超仁,周汝滨,郑克勤,廖霞,陈小萍;新近发现的自然流产夫妇的几种染色体异常[J];遗传;1995年06期
9 张玉芳,周敏;解脲支原体与输卵管性不孕、自然流产的关系[J];甘肃科技;2001年05期
10 杨林松,张文学,张新胜,张顺利,薛德明,李卫国,魏纪东,张仙鹤;子宫肥大细胞与自然流产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志春;;论循证医学在自然流产诊治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材料[C];2013年
2 王繁;王瑛嫦;;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自然流产的原因探讨与预防措施[A];2009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围产医学热点问题”专题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彭倩;;自然流产与优生[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郑明慈;张国风;周陆生;;自然流产妇女维生素E营养水平变化[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鲍世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体会[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6 李键;邵小光;吴隆琦;;不明原因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李静益;傅萍;;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A];2011年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防治生殖障碍疾病高级培训班文集[C];2011年
8 余小艳;杨国华;;染色体平衡易位伴自然流产四例[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胡娅莉;;自然流产的遗传因素[A];第十期“全国女性生殖免疫”学习班暨反复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失败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陈欣;张建平;;211对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A];全国围产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多久可再怀孕[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阿健;自然流产后也可早怀孕[N];保健时报;2005年
3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可尽早怀孕[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妊娠不用等[N];健康时报;2004年
5 江苏 主任医师 王忠民;自然流产 优生劣汰[N];家庭医生报;2004年
6 谢明霞;自然流产后多久再怀孕[N];科技日报;2005年
7 小殊;自然流产未必是坏事[N];新疆科技报(汉);2000年
8 王伊萍;自然流产不可怕 快快乐乐做妈妈[N];人民日报;2000年
9 冯耽;流产后再怀孕等多久[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河南省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 廖世秀 整理 尹沅沅;可能是流产基因在作祟[N];健康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莉洁;原因不明自然流产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秦晓黎;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在自然流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杨励勤;人类白细胞抗原-G基因甲基化和不明原因性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珊;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HLA-C配体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郑海燕;辅助生殖技术中早/中期自然流产与生长发育相关印记基因甲基化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唐妍;人类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印记基因IGF2、GRB10、PEG3甲基化状态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娟;自然流产性别特异性胚胎淘汰及其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2 代立霞;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现代研究概况与进展[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彭桂元;早孕绒毛TRAIL及其受体在自然流产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从蓉俊;补肾养肝法联合黄体酮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闫刚;乙酰肝素酶在溴隐亭致自然流产大鼠胎盘中的表达及低分子肝素的保护效应[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梁艳;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的回顾性分析[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7 张娜;自然流产与自然流产夫妇染色体异常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韩潇;113例自然流产者相关病因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雪;比较基因组杂交在自然流产组织分析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朱亮亮;解脲脲原体生物一群与自然流产及抗心磷脂抗体的关系[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8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04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