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C反应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总脂联素和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发布时间:2017-10-18 05:44

  本文关键词:C反应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总脂联素和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C反应蛋白 3T3-L1脂肪细胞 脂联素 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 PI3K/Akt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对3T3-L1脂肪细胞总脂联素(Adiponectin)及各聚体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1.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熟后,予CRP重组蛋白干预,分别用Real-time PCR观察总脂联素mRNA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明确其对脂联素以及高分子量脂联素蛋白表达的影响。2.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CRP干预后,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蛋白表达变化。3.Western blot检测CRP刺激后,总脂联素及各聚体(低聚体(low-molecular-weight,LMW)、中聚体(middle-molecular-weight,MMW)、高聚体(high-molecular-weight,HMW))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脂联素多聚化相关调控基因Erp44、Ero1-α和DsbA-L表达水平。4.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熟后,分别加入CRP、磷脂酰肌醇3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蛋白激酶B(PKB/Akt)磷酸化抑制剂T3830,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总脂联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表达水平。结果1.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作用24h后,5μg/m L CRP对总脂联素无明显影响,25μg/mL CRP对总脂联素表达的抑制具有统计学意义,50μg/mL CRP对总脂联素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呈剂量依赖。50μg/mL CRP干预6h后,总脂联素表达无变化,干预12h对总脂联素产生抑制作用,而24h更明显,呈时间依赖。2.免疫荧光显示,50μg/m L显著抑制3T3-L1脂肪细胞内脂联素表达。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作用24h后,5μg/mL CRP对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无明显影响,25μg/m L CRP显著抑制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蛋白表达,50μg/mL CRP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呈剂量依赖。50μg/mL CRP干预细胞6h后,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无明显变化,12h后,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蛋白表达显著降低,24h后更明显,呈时间依赖。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50μg/mL CRP作用24h后,总脂联素表达降低。低聚体无显著变化,中聚体表达降低,高分子量多聚体表达降低且更为明显。HMW/total adiponectin比值降低。Real-time PCR显示,adiponectin多聚化相关基因Erp44表达上升,Ero1-α与DsbA-L表达下降。5.在3T3-L1脂肪细胞中,分别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和Akt磷酸化抑制剂T3830,结果显示,均可部分逆转CRP对脂联素的抑制作用。结论1.CRP抑制总脂联素和高分子量脂联素的表达,且呈时间与剂量依赖。2.CRP对高分子量多聚体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且影响了脂联多聚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3.CRP对脂联素的抑制作用可部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调控。
【关键词】:C反应蛋白 3T3-L1脂肪细胞 脂联素 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 PI3K/Akt信号通路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41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绪论13-14
  • 第一章 CRP对脂肪细胞中总脂联素表达的影响14-31
  • 1.1 引言14
  • 1.2 实验材料14-19
  • 1.3 实验方法19-25
  • 1.4 实验结果25-29
  • 1.5 讨论29-30
  • 1.6 本章小结30-31
  • 第二章 CRP对脂联素各聚体表达及多聚化的影响31-43
  • 2.1 引言31-32
  • 2.2 实验材料32-36
  • 2.3 实验方法36
  • 2.4 实验结果36-40
  • 2.5 讨论40-42
  • 2.6 本章小结42-43
  • 第三章 CRP对脂联素表达影响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43-53
  • 3.1 引言43
  • 3.2 实验材料43-45
  • 3.3 实验方法45
  • 3.4 实验结果45-50
  • 3.5 讨论50-52
  • 3.6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53-54
  • 4.1 主要结论53
  • 4.2 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61
  • 综述61-70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1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卫红;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法测定加热和未加热因子Ⅷ产品中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1年02期

2 贺明伟,张白帆,郑艳珍,王光平;提取高分子量DNA的新方法[J];癌变.畸变.突变;1995年04期

3 蔡玲民;;免疫1型绿脓杆菌高分子量多糖菌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J];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分册;1983年04期

4 王憬惺;;快速蛋白质液相层析测定加热和未加热处理因子Ⅷ产品中的高分子量聚合物含量[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0年04期

5 彭宪生;吴小庆;兰君;;U-UA测定法的改进及质量控制[J];遗传与疾病;1990年03期

6 陈曙昭;;细胞表面的恶性标示物[J];国外医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79年02期

7 江丽君;;近交系小鼠对Ⅰ型绿脓杆菌高分子量多糖的抗体应答特性[J];国外医学.生物制品分册;1984年06期

8 裴福成;苏德龙;李文春;任桂萍;;HPSEC法检测注射用双黄连(冻干)中的高分子量物质[J];中医药学报;2014年03期

9 杨仲达;;临床应用右旋糖酐二例介绍[J];江西医药;1965年11期

10 白威;陈栋梁;李庆;张志萍;熊左春;陈和春;熊成东;;高分子量聚对二氧环己酮体外降解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贾洪福;蔡平;陈军武;;高分子量非共轭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器件阴极界面修饰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2 包睿莹;杨伟;杨鸣波;谢邦互;;PEG对高分子量PLA立构复合晶体熔融稳定性的强化作用[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结构与性能[C];2013年

3 鲁玺丽;蔡伟;赵连城;;高分子量聚L-乳酸的合成和表征[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云霞;高分子量抗盐聚丙烯酰胺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崔志松;海洋专性解烃菌Cycloclasticus spp.的代谢特性及协同降解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硕;血浆总脂联素、高分子量脂联素及sdLDL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赵忠庆;高品质驱油用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工业化试验[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刘媛馨;C反应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总脂联素和高分子量多聚体脂联素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D];江苏大学;2016年

4 吴博;高分子量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性能[D];天津大学;2012年

5 刘超;cf-PWV与社区居民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及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孟建;高分子量聚氧化乙烯的制备[D];浙江大学;2010年

7 卢青;高分子量聚乙烯醇的合成及其增强冰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8 林羽;聚丙烯酰胺生产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053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053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7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