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磷脂酸受体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溶血磷脂酸受体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溶血磷脂酸受体 LPA/EDG LPA/EDG LPA/EDG 疾病
【摘要】:溶血磷脂酸(LPA)是调节细胞效应的脂质信号分子,主要参与细胞运动、趋化、细胞周期、细胞活力及伤口愈合。LPA信号传导引起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学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由LPA信号传导紊乱导致疾病,如癌症、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和纤维化。LPA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主要通过几种类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其中一些显示对立或冗余的效果。为此,选择性LPA受体结合小分子配体可以发挥LPA生物学效应,若信号传导紊乱则可能导致多种疾病.这篇综述提供溶血磷酯酸受体详细的化学性质以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受体 LPA/EDG LPA/EDG LPA/EDG 疾病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0引言溶血磷脂酸(LPA)是一种目前在血清中浓度较高,但在其他真核生物组织[1]中的浓度较低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甘油磷脂。LPA已知有至少六个高亲和力、同源型视紫红质样G-蛋白偶联受体(偶联),以及一个核受体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c(PPARc)[2-3]。在LPA信号通路中的第一个受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伍期专;甲基维生素B12对大鼠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及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年02期
2 黄世昌,伍期专;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心)脑卒中[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01期
3 姚存姗,孟晓落,伍期专;溶血磷脂酸在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对疗效和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4期
4 徐国兴,杨娟,孙堂胜,胡建章,谢茂松,郭建;溶血磷脂酸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眼视光学杂志;2004年01期
5 姚长青,唐新辉,董秀玲;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7期
6 潘颖;苏作军;;溶血磷脂酸研究进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7 徐萍利;李荣亨;;溶血磷脂酸与老年病[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12期
8 张建好;李留霞;郭瑞霞;乔玉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的变化及意义[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9年12期
9 刘新红;;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溶血磷脂酸预警作用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年05期
10 韦磊;;浅谈溶血磷脂酸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及生理学意义[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伟彬;杨成明;方玉强;王永堂;龙在云;傅春江;;氯离子通道在溶血磷脂酸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邓建中;齐进兴;陈品;;溶血磷脂酸测定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治价值的研究[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3 贺歆彦;陈建华;刘晓娟;曾鸿;吴立新;;溶血磷脂酸与脑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晓娟;曾鸿;;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与全血血浆粘度水平变化的观察[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琦;高坡;孙继虎;;一种新的痒受体-溶血磷脂酸受体4介导慢性胆汁性瘙痒的初步探索[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曾伟;张兆辉;;溶血磷脂酸诱导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魏勇;张存泰;全小庆;阮磊;;溶血磷脂酸对兔心室肌电稳定性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冯东泽;司荣圣;;溶血磷脂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关系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9 李月春;刘国荣;张晖;张京芬;王宝军;李秀娥;赵新惠;;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影响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杨柳;邹洪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水平的临床意义[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厦门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牛建平;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N];厦门日报;2005年
2 记者孟晓捷杨秋兰;脑卒中可以预警[N];健康报;2002年
3 生焰明;卵巢癌早期诊断有特异指标[N];健康报;2006年
4 生焰明 李玉成;脑卒中可早期抗凝防治[N];健康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冯卫东;防治心脏病新招迭出[N];科技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英骥;溶血磷脂酸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D];吉林大学;2004年
2 乌云格日乐;溶血磷脂酸受体在LPA诱导的胃癌细胞BGC-803迁移中的作用[D];内蒙古大学;2014年
3 章宏;溶血磷脂酸对心梗过程中的免疫炎症反应及连接蛋白43的调控[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琼;溶血磷脂酸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性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史洁;溶血磷脂酸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3 丁萍萍;溶血磷脂酸在卵巢癌发生机制中作用的初步探讨[D];山东大学;2012年
4 吴立群;冠心病患者溶血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酸相关磷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浙江大学;2005年
5 边红霞;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詹细平;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关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张振晓;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及酸性磷脂水平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D];青岛大学;2010年
8 张建好;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变化及意义[D];郑州大学;2007年
9 田志强;溶血磷脂酸检测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石林惠;溶血磷脂酸抗缺氧无血清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5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135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