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副溶血弧菌calR的基因敲除株与回补株构建

发布时间:2017-12-25 01:04

  本文关键词:副溶血弧菌calR的基因敲除株与回补株构建 出处:《军事医学》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副溶血弧菌 calR 突变株 回补株


【摘要】:目的构建副溶血弧菌calR的基因突变株和回补株,为研究CalR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calR基因的同源臂融合片段,并直接克隆入自杀质粒p DS132中。通过接合转移的方式将重组自杀质粒转入副溶血弧菌RIMD2210633株(WT)中,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替换原始calR基因以构建calR无痕突变株(ΔcalR)。PCR扩增calR的基因序列,并将其直接克隆入p BAD33质粒中,构建回补质粒。将回补质粒转入到ΔcalR中,即得回补株(ΔcalR/calR∷p BAD33)。将vop N的启动子区克隆入p HRP309质粒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上游,构建Lac Z重组质粒,并将该重组质粒分别转入WT/p BAD33、ΔcalR/p BAD33和ΔcalR/calR∷p BAD33中,通过测定并比较3株菌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差异来判定CalR对vop N的调控关系。结果与结论 Lac Z结果表明,CalR负调控vop N的转录,且回补株的回补效果良好,表明成功构建了副溶血弧菌calR基因的突变株和回补株,为后续对CalR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医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4JDG166) 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SKLPBS1438;SKLPBS1437)
【分类号】:R378;Q78
【正文快照】: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嗜盐性革兰阴性弧菌,广泛分布于浅海海水及海洋生物中。当人们食用了被其污染的海产品时,可能引起以腹泻、呕吐、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胃肠炎,严重者可导致脱水、休克,甚至死亡[1]。副溶血弧菌可表达多种致病性毒力因子,如耐热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斐,寇运同,陈刚,纪伟尚,徐怀恕;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副溶血弧菌[J];海洋科学;2000年09期

2 金周浩;宋达锋;顾青;;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检测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8年03期

3 邱波,姚斐,王本利;副溶血弧菌越冬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2年12期

4 韩东升;陈晓;李中杰;郑书发;余斐;陈瑜;;浙江省急性腹泻副溶血弧菌的流行及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10期

5 姬华;韩海红;王洪新;刘秀梅;;副溶血弧菌预测模型与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05期

6 杨芳;李秀娟;徐保红;;副溶血弧菌分子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6期

7 寇运同,李伟才,贾臻,顾绍平,张铁军;副溶血弧菌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研究[J];检验检疫科学;2000年02期

8 蔡潭溪,蒋鲁岩,黄克和;副溶血弧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10期

9 蔡潭溪;蒋鲁岩;黄克和;;副溶血弧菌基因分型和检测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年02期

10 杨雷;占玲俊;周冬生;郭兆彪;杨瑞馥;秦川;;牛磺胆酸作用下副溶血弧菌全基因组比较转录谱的表达分析[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金周浩;宋达锋;顾青;;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的检测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石晓路;王艺;扈庆华;林一曼;邱亚群;李迎慧;马汉武;程锦泉;;深圳市2002-2008年副溶血弧菌的分子特征研究[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王艺;扈庆华;牟瑾;林一曼;兰全学;石晓路;马汉武;程锦泉;杨志荣;;2007-2008年深圳市腹泻病副溶血弧菌监测及分子特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公共卫生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汇编[C];2009年

4 张蔚;;杭州地区副溶血弧菌临床及小水产品分离株的分子分型[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柯碧霞;谭海玲;李柏生;何冬梅;马聪;刘美真;陈经雕;;2009年广东省副溶血弧菌暴发与散发菌株的病原学特征分析[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盈;副溶血弧菌VI型分泌系统功能及其调控[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0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30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d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