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耦联型雌激素受体敲除大鼠的应激性高血压反应(英文)
本文关键词:G蛋白耦联型雌激素受体敲除大鼠的应激性高血压反应(英文) 出处:《生理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雌激素 G蛋白耦联型雌激素受体(Gper) 应激 高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
【摘要】:大量研究显示雌激素通过传统核受体ERα或ERβ以及新型膜受体——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对心血管系统起多方面保护作用。然而,文献报道的Gper基因敲除(Gper-knockout,Gper-KO)小鼠心血管系统表型差异很大。本研究旨在揭示Gper-KO对大鼠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影响。GperKO SD大鼠系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我们对10周龄雄性Gper-KO大鼠(n=6)、12周龄雌性Gper-KO大鼠(n=6)以及同龄野生型(wild type,WT)大鼠(雌雄各6只),在清醒和束缚制动条件下进行无创检测尾动脉血压,连续检测8~9天,继而又在戊巴比妥麻醉下直接测量股动脉血压。WT雄性大鼠的尾动脉血压在第1至第4天略高于第5至第9天,表明在实验初期束缚应激引起的交感系统兴奋使大鼠血压升高,随着大鼠对束缚应激的逐步适应,其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雄性或雌性Gper-KO大鼠的动脉血压在实验初期都高于WT组(雄性大鼠:第1天至第5天;雌性大鼠:第1天至第3天),而随后几天的血压与WT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雄性Gper-KO大鼠的心率高于雄性WT大鼠,雄性和雌性Gper-KO大鼠的体重增加值均较WT组大鼠减少。在麻醉状态下,Gper-KO组和WT组大鼠动脉血压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Gper-KO大鼠可能对应激性交感系统兴奋更为敏感,提示Gper在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strogen is coupled to estrogen receptors via the traditional nuclear receptor ER 伪 or ER 尾 and a novel membrane receptor-G protein. G protein 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However, the Gper gene knockout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s Gper-knockout. Gper-KO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Gper-KO o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rats. Sprague-Dawley (SD) rats were prepared by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technique. 6). 12-week-old female Gper-KO rats (n = 6) and wild type wild type WTT rats (male and female, n = 6). The blood pressure of caudal artery was measured by non-invasive metho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wake and restraint braking, and the blood pressure of caudal artery was measured continuously for 8 days. Then under pentobarbital anesthesia, th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of femoral artery. WT male rat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5th to 9th day on the 1st to 4th d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mpathetic system excited by restraint stress increased the blood pressure of ra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and gradually adapted to restraint stress. Th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of male or female Gper-KO ra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WT group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male rats: 1st to 5th day; Female rats: from day 1 to day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lood pressure and WT group in the following days. The heart rate of male Gper-KO ra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WT rats. The weight gain of male and female Gper-KO ra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T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between Gper-KO group and WT group under anesthesia. Gper-KO rats may be more sensitive to stress sympathetic system excitation, suggesting that Gp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under stres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同仁医院/虹桥国际医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宁夏医科大学颅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基金】: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1171066) the Sino-German Science Center(No.GZ919)
【分类号】:R331
【正文快照】: There is a significant gender-associated difference in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arterialhypertension and heart diseases.Menopause is accom-panied by slight but significant elevations in bloodpressure and higher risk of heart disea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某些因素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2 陶家祥;大鼠基因组成功破译的重大科学价值[J];世界科学;2004年05期
3 杨明智,陈积圣;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新工具介绍[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4 郭志儒;大鼠基因组序列发表[J];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03期
5 郎怡然;杜平;申亨澈;;大鼠非运动脑区控制基于编码的脑-机互联系统[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07期
6 罗丽华,陈宜峰,单祥年,曹筱梅;大鼠(Rattus norvegicus)微量血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作的方法[J];动物学研究;1980年03期
7 鲍世民;金玫蕾;张瑞忠;徐科;;同工酶电泳法监测实验大鼠遗传质量的探讨[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86年04期
8 李善如,王冬平;Wistar大鼠生长性能测定[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4年02期
9 周健;手在屏蔽大鼠未屏蔽的尾上方运动导致动物体内电压的改变[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年01期
10 韩梅,温进坤;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录调控区的克隆与鉴定[J];生物化学杂志;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志;王广义;;某些因素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方恒虎;曾桂英;任东青;赵涛;程康;金成;苏晓明;周晓光;郭鹞;;电磁脉冲对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A];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杰;赵茹茜;朱祖康;陈杰;陆天水;;不同剂量脂肪膜蛋白抗体对大鼠脂肪沉积和某些血液指标的影响[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何艳香;张晓红;何忠;姚刚;;脂源蛋白提取物对大鼠胰腺和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常兵;刘德瑜;梁玉香;石心泉;吴燕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张西正;匡震邦;蔡绍皙;王远亮;徐世荣;黄岂平;;应变作用下Wistar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粘弹性的实验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孙标;张乐宁;曹新生;马晓武;张立藩;;大鼠不同器官/组织对间断性站立作用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性[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王蓉;唐玉;叶翠飞;张兰;李林;;增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之间的关系[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林继红;那顺巴雅尔;张嘉宁;顾为望;;虫草培养基添加剂对Wistar大鼠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影响[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蒋与刚;房恒通;;淀粉样蛋白处理大鼠认知和微量营养素状况的变化[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7年第1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奇 云;解读大鼠基因有助人类攻克疑难病症[N];大众科技报;2004年
2 张天行;克隆大鼠意义重大[N];中国医药报;2003年
3 记者 蓝建中;日本研究:骨髓移植使大鼠血管“返老还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记者 姜澎;聪明大鼠 解密大脑记忆功能[N];文汇报;2009年
5 王俊鸣;科学家成功绘制大鼠基因组草图[N];科技日报;2004年
6 记者 曹丽君;大鼠基因组草图绘就[N];人民日报;2004年
7 记者 王洁明;成功克隆大鼠 我学者获国际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孙忻;人类首次获得克隆大鼠[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胡德荣;中美科学家成功绘制大鼠转录组图谱[N];健康报;2014年
10 毛文波;有了小的也需要大的[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师;海马齿状回的一氧化氮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D];延边大学;2015年
2 董琪;基于植入电极的大鼠嗅觉与味觉检测及识别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祝建平;束缚—浸水应激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对胃机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明波;大鼠掠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探讨[D];中南大学;2012年
5 刘芳;大鼠额叶皮层参与长时程步入抑制性回避记忆的读出[D];复旦大学;2007年
6 高永静;大鼠前扣带皮层参与痛厌恶情绪的神经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顼红雨;早期应激对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8 曹红;大鼠前扣带皮层ERK/MAPK信号通路参与痛厌恶情绪反应的胞内机制[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思聪;应用光遗传学技术精确激活大鼠中脑导水管周灰质背侧区诱发防御行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宗亚峰;β酪啡肽在大鼠胃肠道内的释放、吸收和稳定特性及其对胃肠机能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颖s,
本文编号:1378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7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