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及功能初步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5 20:00

  本文关键词:小鼠STING基因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及功能初步分析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 启动子 转录调控


【摘要】:目的 :克隆小鼠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基因启动子,并对其启动子活性和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利用PCR方法扩增小鼠STING基因5′上游1 005 bp(-927~+77)的片段,亚克隆至p GL3-basic质粒,然后通过步移缺失构建不同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双荧光素酶报告活性分析检测重组质粒在NIH3T3中的活性,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经酶切、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小鼠STING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与p GL3-basic质粒相比,STING启动子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增加(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小鼠STING启动子区域(-177~-48)可能含有GATA、IK2、MZF1、SP1/SP3、STAT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成功构建小鼠STING不同缺失片段的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通过活性比较,推测小鼠STING的核心启动子区位于-177~+77区域,其中可能含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序列。
[Abstract]:Objective: to clone mouse interferon gene stimulating factor (STING) gene promoter and its promoter activity and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mechanisms. Methods: using PCR method to amplify mouse STING gene 5 'upstream 1005 BP (-927~+77) was cloned into P GL3-basic plasmid, then step deletion constructs different deletion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in NIH3T3 activity detection analysis of dual luciferase activity, and the use of bioinformatics to predict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 methodology. Results: identification by enzyme digestion, sequencing,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mouse STING promoter luciferase reporter plasmids. Compared with the P GL3-basic plasmid, the relative luciferase activity increased the STING promoter (P0.05).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predicted by bioinformatics software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STING (-177~-48) may contain GATA, IK2, MZF1, SP1/SP3, STAT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 Conclusion: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gene promoter luciferase reporter construct mouse STING different deletion fragments. The activity of STING in mice, speculated that the core promoter region in the -177~+77 region, which may contain several potent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equences.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医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30253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BK20131018)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固有免疫又称天然免疫,对于快速识别病原体感染,产生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以及其他相关细胞分子,建立有效的宿主防御机制非常重要[1]。病原体入侵机体后,病毒核酸、细菌表面的复合物(如脂多糖、鞭毛蛋白)、ds RNA/RNA等作为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元桥,林菊生,王文琦,廖家智,姜晓丹,冯玮,熊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969G→C多态性的功能[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9期

2 吴志香;邵敬伟;袁凤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6期

3 王秀亮;陈卫;梁光萍;陈建;苏踊跃;杨程;罗向东;;人β1整合素启动子核心启动序列初步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01期

4 周天鸿,李月琴,朱嘉明,云泓若,肖小敏;真核细胞转录系统启动T7启动子起始的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0年03期

5 朱立红;倪培华;应雅韵;张洁;金磊;樊绮诗;;血脂与肝脂酶启动子514C/T多态性的关系[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6 丁清泉,戴顺英;σ~(38)识别的启动子-35区核酸序列特征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9年01期

7 石慧;李建远;;真核生物启动子的鉴定方法[J];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08期

8 关国晟,陈次滨,陈安薇,张求旺,吴淑华;增强子样序列对不同类型启动子作用的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年01期

9 吴斌;丁虎;张岚;李仁立;汪培华;汪道文;;人细胞色素P450 4A1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的鉴定[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李杰;杨予涛;马克乾;闫竹青;李晓晓;赵春礼;徐志卿;;人甘丙肽2型受体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俊;刘继红;郭小林;王涛;王军凯;陈美元;王少刚;叶章群;;人肾组织GGCX基因启动子区克隆与活性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陈慧峰;林育纯;林丽娜;方飞;陈雯;林忠宁;;蛋白磷酸酶2A不同亚基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性位点筛查[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秦跃娟;章振林;余路阳;何进卫;侯亚楠;郭礼和;;骨钙素特异启动子A20基因的构建和抗小鼠成骨细胞凋亡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4 王秀亮;陈卫;梁光萍;陈建;苏踊跃;杨陈;罗向东;;人β1整合素远端启动子542bp报告基因载体构建和鉴定及启动活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宏霞;许婧;徐芬;袁丁;梁华;;人PNPLA3基因启动子转录调控的初步分析[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李杰;杨予涛;徐志卿;;人GALR1启动子的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A];Proceedings of the 8th Biennial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9年

7 王永堂;段朝霞;顾玮;曾灵;陈客宏;蒋建新;;Toll样受体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其对靶蛋白表达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郭风劲;成军;纪冬;刘妍;王琳;张黎颖;宋方洲;;X-盒结合蛋白1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邵凤娟;成军;马英骥;刘蔚;纪冬;王志凌;;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基因的表达调节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周国平;陈吉庆;吴升华;陈晓禹;陈辉;;钾-氯共同转运子1新的同分异构体的发现及其启动子的特征[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超;人CD2AP基因启动子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卜友泉;NFBD1启动子克隆、鉴定、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在细胞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3 娄桂予;人法尼酯X受体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4 张秀娟;内毒素血症小鼠Sod2启动子结合差异蛋白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贾向志;人细胞周期相关激酶启动子的克隆和特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6 张艳;人PNRC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周晓红;弓形虫MAG和tSAG1在转基因番茄中的表达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刘晓辉;HHV-8 ORF57启动子中应答元件在RTA激活和IRF-7抑制基因表达中的作用[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相玲;ICP4促进miR-101表达及miR-101调节HSV-1复制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10 董蕻;CD14基因启动子区SNP分析及其与LPS反应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人类启动子识别[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高迎春;大肠埃希菌micC启动子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3 贾宏瑾;基于CMV启动子构建CVB3感染性克隆的初步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曲璇;转录因子Sp1调控人NDRG2转录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蒋梅琴;人DSPP启动子的分析及细胞牙向分化报告体系的建立[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子良;NGAL启动子区的克隆与初步鉴定[D];汕头大学;2005年

7 狄瑛;人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基因的表达调控[D];浙江大学;2002年

8 周英妹;USP22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鉴定[D];南昌大学;2012年

9 宗华凤;同源框基因HOXA11启动子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10 王莉莉;STGC3基因启动子的初步分析及鉴定[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84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384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