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状聚离子型基因载体的合成、组装,及其生物稳定性测试
本文关键词:线状聚离子型基因载体的合成、组装,及其生物稳定性测试 出处:《吉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基因治疗是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的重点,基于基因治疗新颖的治疗机理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发了科学研究工作者对制备和发展高效,无毒基因载体的兴趣。本篇论文中,我们合成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利用聚阳离子和质粒DNA的静电力作用使其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线状聚离子型复合物胶束。这里,阳离子片段PEI与阴离子DNA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复合,经过电中和复合,复合物的疏水性增强,形成了纳米尺寸的内核。另一方面,根据相分离的原理,非离子的PEG片段由于其强的亲水性就会充当保护性的外壳包裹在疏水复合物内核表面,有效的增加纳米颗粒的水溶性,解决了纳米尺寸胶束团聚的问题。同时值得提到的是,PEG高分子是目前为止生物相容性最好的材料,因此,利用PEG做复合物胶束的外壳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基因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尤其在生物学应用上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知道,质粒DNA是具有独特的双链双螺旋结构的闭合型生物大分子,其力学持久长度达到50纳米,因此通过静电力作用很难将DNA凝缩成低于50纳米小球。相反对于PEG-PEI/DNA的复合物体系中,质粒DNA通过折叠形成成杆状的纳米凝缩体。相比传统的球状纳米胶束,这种规则折叠的杆状凝缩体胶束展现出更高的内吞速度和内吞效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DNA通过规则折叠,DNA的双链结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维护,考虑到基因的转录需要DNA保持双链结构,很明显这种规则折叠的DNA胶束棒对应着更高效的转录翻译效率。然而在实际医疗应用中,胶束通过静脉注射需要在血液循环和细胞外基质中保持足够的结构稳定性,才能发挥杆状胶束内吞效率高,转录翻译活性强等特点。因此,杆状纳米胶束的生物环境稳定性决定了其最终的药效。在我的硕士研究中,我们考察了聚阳离子PEI和亲水性的PEG对维护胶束的生理稳定性有着各自的贡献。我们发现加长PEI的长度,可以增强PEI与DNA的静电结合力,从而增加了复合物内核的紧密程度,复合物胶束的疏水性也因此增强了。通过实验发现,延长的PEI片段可以有效的防止盐对静电力的削弱以及反离子的取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PEG-PEI/DNA复合物胶束的组装是严格按照电荷守恒定律组装的,所以加长PEI的长度的同时,表面的PEG的数量就会相应降低,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推断出高密度的PEG外壳对抑制蛋白质吸附以及酶降解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最后我们在活体实验中发现浓密PEG的外壳,尤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在老鼠血液中的团聚,延长胶束在血液中的循环效果。
[Abstract]:In this paper , we have found that PEG - PEI is a kind of closed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 with unique double - stranded double helix structure ,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iological compatibility of nano - sized micelle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一种聚阳离子转基因载体及其合成方法[J];现代化工;2009年S1期
2 李文渊;童丽;热增才旦;;纳米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执业药师;2009年12期
3 张泽生;钱俊;郭艳玲;高薇薇;;水溶性叶黄素两亲性共聚物纳米胶束的稳定性[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赵永星;赵阳;张振中;张雪晓;孙倩;;冬凌草甲素/胆固醇甲酰-壳聚糖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3期
5 徐希明;朱源;李强;沈松;沈玉萍;余江南;;水飞蓟宾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24期
6 王来友;蒋刚彪;方羽生;巫玮;臧林泉;曾明华;;N-软脂酰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改善靛玉红水溶性的药动学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盛世厚;于惠秋;刘铜军;柳时;郑勇辉;胡秀丽;宋祥福;;键合紫杉醇纳米胶束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疗效评估[J];应用化学;2011年11期
8 何佳;;极小,但很 神奇 ——纳米风暴席卷 世界[J];大科技;2001年02期
9 余巧;潘仕荣;杜卓;;紫杉醇自组装核壳型纳米胶束的制备与性能[J];药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于迪;周建平;霍美蓉;陈权;;一种新型蛋白缓释载体——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腊梅;杨俊;张小毅;张静;闫福林;王大新;郝芳;卢光洲;;纳米胶束的制备与应用[A];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坛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2 余家会;张晓兰;曾君萍;黄进;;具有药物控释功能的可还原降解纳米胶束[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张志斌;郑磊;许岩;;新颖的纳米尺寸的水杯状多钒氧酸盐阳离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钟镐;陈卫;黄伟;沈圆圆;金明姬;;肿瘤靶向纳米制剂的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江洪博;丁野纯男;徐姗;崔福德;;羟基喜树碱磷脂复合物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有效形式稳定性的改善[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平;李皓;王璇;许尔蛟;帅心涛;郑荣琴;李皓;王璇;帅心涛;;负载液态氟烷的聚合物纳米胶束及囊泡的制备及超声显像[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tR;杜福胜;张锐;李子臣;;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制备还原降解型聚阳离子基因载体[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明哲;李晓媛;黄宇彬;;具有靶向效应的高分子纳米胶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7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侯清润;顾炳富;陈宜保;;提高纳米尺寸MnSi_(1.7)的热电功率因子[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王静;汪贻广;张春玲;梁伟;;载药PEG-PE胶束组装机制与三维结构的初步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其水;纳米技术在瓦楞纸包装印刷中的应用[N];中国包装报;2008年
2 唐伟家 吴汾 李茂彦;尼龙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和市场[N];中国包装报;2008年
3 袁俊;纳米武器与新军事革命[N];科技日报;2005年
4 罗清岳;纳米技术与半导体材料的研发[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5 记者 李建国;纳米技术让衣物油水不沾[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李冬梅;当心伪纳米技术骗人[N];中国矿业报;2000年
7 冯卫东;美成功研发出新型纳米激光器[N];科技日报;2008年
8 李学华;让不安分的电子“安静”下来[N];科技日报;2008年
9 斯人;新型纳米阻燃材料领先国际[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10 严新宝;纳米技术引发一场材料新革命[N];国际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娜;还原裂解聚阳离子基因及化疗药物载体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范伟;双向基因调控黑素细胞凋亡的聚阳离子纳米复合物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李晓慧;超支化聚己内酯/聚缩水甘油醚共聚物的合成及在基因传递载体方面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4 朱小红;电沉积聚合物和纳米颗粒构造电化学传感器以及纳米电极的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李蕾;类水滑石材料新制备方法及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6 马昆;新型细胞核靶向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伟;以聚电解质/乳液为模板制备具有中空/多孔结构的复合材料[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周仕明;钙钛矿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王幽香;超分子组装非病毒基因载体及其仿生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王育才;聚磷酸酯的控制合成及其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鑫淼;线状聚离子型基因载体的合成、组装,及其生物稳定性测试[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飞虎;叶酸介导的复方多功能纳米胶束的构建及评价[D];山东大学;2012年
3 吴猛;可生物降解的纳米胶束键合血红蛋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赵丽艳;整合素介导的姜黄素纳米胶束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陈万松;含羟基二茂铁席夫碱生物活性研究及巯基响应荧光纳米胶束制备[D];中南大学;2012年
6 张许柱;可还原降解的聚天冬氨酸纳米胶束前药载体的制备及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岳长来;聚乙二醇—聚乳酸—丝裂霉素胶束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8 朱丽;温度敏感型纳米载体的构建与评价[D];苏州大学;2011年
9 陆国庆;冬凌草甲素胆盐/磷脂混合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李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自组装纳米胶束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19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419706.html